
阊门,位于苏州市姑苏区西中市路,乃苏州古城八门之一的西门,通往虎丘方向。
“吴趋自有史,请从阊门起。”这是西晋陆机在《吴趋行》里提到苏州的第一句话。伍子胥象天法地始筑吴都,阊门便是这座城池“气通阊阖”的首门。阊阖是神话中的天门,希冀吴国能得到天神保佑,日臻强盛。该门方位朝对楚国,亦名破楚门,公元前506年,这里是孙武、伍子胥等率吴军伐楚的出发地和凯旋地。至楚春申君黄歇时,因讳“破楚”,复改阊门。

明清时期,阊门一带是苏州最繁盛的商业街区。明代唐伯虎的诗作《阊门即事》写道:“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红楼梦》第一回有这么一句话:“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乾隆年间的名画《姑苏繁华图》描绘了当时阊门到虎丘七里长街、万商云集的盛况,各式店铺多达数万家,“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
阊门也因此成为苏州的代名词。明初将苏南人口大规模迁徙苏北,这些移民都称来自“苏州阊门”。
太平天国时,忠王李秀成攻打苏州,江苏巡抚徐有壬和总兵马德昭接连颁布三道命令,烧毁城外商业区,以巩固城防,繁华的阊门商业区被烧成灰烬。这之后,苏州的经济中心地位逐渐被上海取代,阊门商业区只有小规模的恢复,地位已不及苏州城内的观前街。
从城防堡垒到商业区到文化遗存,一座阊门,见证了苏州城2500余年的沧桑变迁。
文字:聂伟
图片:视觉中国
设计:王言予
翻译:卫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