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当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正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从倡导光盘行动,到推动低碳生活,再到推广垃圾分类,一个个时尚的生活理念投射出的是国家对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谋篇布局,是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映现。
【青蓝之问】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如何蹚出绿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垃圾分类;绿婆婆堆陈出新;蒲公英垃圾分类志愿者;
【大咖说】苏州工业园区沐风环保服务中心志愿者张倩倩: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我们想把垃圾分类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我们深知要让每一位居民都参与到其中,才能让垃圾分类、江河湖海的保护工作做得更好。
从2017年开始,我们就带着志愿者挨家挨户进行入户宣传,手把手教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我们先后也走进了300多个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了500多场绿色环保宣传教育,也多次召开居民协商议事会,破解社区、物业与居民之间垃圾分类困惑,让垃圾分类的工作变得更加顺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育出了200多名“蒲公英垃圾分类”志愿者,他们不畏严寒酷暑,坚守在街头巷尾进行驻点宣传,引导更多的居民遵守“垃圾不落地”的文明口号。
为了更好让居民体会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获得感,我们打造了“绿婆婆堆陈出新”项目,形成“社区+公益组织+居民”多方共治的新路径,引导社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和厨余垃圾堆肥,最终肥料会回归到社区的共享花圃,共建了绿色共享空间。这个项目在苏州的多个小区进行了复制和推广,也成为苏州垃圾分类宣传比较醒目的旗帜。此外,我们还运营了垃圾分类的宣教阵地,定期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生态环境活动,受到居民热烈欢迎。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也让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成为日常的一部分。
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是社区垃圾分类的重要宣传大使。我们通过调研走访、理论宣讲和手把手代练的模式,对上千名督导员进行了岗前指导,还鼓励督导员们发挥自己的热情和创意,让垃圾分类工作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垃圾分类工作不仅仅是一份日常任务,它其实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美丽江苏——江河湖海青蓝行”系列主题活动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承办,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举办,旨在助力美丽江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区域善治之美。
新华传媒智库调研组(孔德信 李先昭 王男 张晓蕊 朱姝 封颢 昝寻寻 笪颖 刘健 潘祥海 印丹 刘畅方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