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服务南京千万人口发展规模及面向未来20年长远需求的现代化农副产品物流基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致力于成为华东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农副产品市场。今年以来,南京农副物流中心围绕市场发展要点,推进多项民生实事,依托自身服务和渠道优势,做实做优民生,努力打造有温度的“菜篮子”。
与时俱进调整市场,满足市民消费升级需求。据了解,近年来,国内进口水果销售体量逐年增长,南京农副物流中心果品市场的单日交易量也由开业初期的10柜次左右,迅速提升至今年高峰日的近100柜次。今年9月,南京农副物流中心P4进口水果车板交易区正式投入运行,借鉴国内“场内外迁”成功模式,结合目前市场发展现状,在保留果品市场D区进口水果车板交易东广场基础上,推进建设。P4进口水果车板交易区以进口水果为突破点,向外辐射周边市场,吸引外地采购商群体,向内促进场内经营品种、品质提档升级,实现更高效的车板交易,着力打造水果片区化经营示范区,引领市场经济发展新增长。
近日,进口水果车板交易区,满载着异国风情水果的大货车有序排开,榴莲、火龙果、椰青、龙眼,尤其是那堆成小山的菠萝蜜,吸引了众多市民来消费。据介绍,去年同期市场的菠萝蜜交易量不足200吨,而今年仅11月中旬的一天,菠萝蜜共到货22车达440吨,交易量实现快速增长。截至12月中旬,P4进口水果车板交易区共计到柜1283车,到货量25660吨,价值3.8亿余元。
提升精细化管理,赋能商户安心经营。南京农副物流中心聚焦经营主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及提升精细化管理服务,助力市场内商户安心经营,聚力经济发展。据介绍,今年各板块市场积极配合、协调集中充电装置建设安装,解决广大商户电动二轮车、三轮车充电难题。副食品市场在配载区摆放了采购商4小时免费停车券的领取方式及热水间位置的指示牌,并提供24小时电话咨询和专属负责人员,为外来采购商和大货车司机免费提供温馨服务。水产市场将北区原加水站系统升级改造成以微信、支付宝扫码的便捷式充值用水模式,解决了原模式种种弊端,赢得市场商户及采购商的一致好评。
保障“菜篮子、果盘子、鱼池子”,为居民提供新鲜、实惠的农副产品是南京农副物流中心的使命。每逢重大节日,南京农副物流中心精准研判消费需求,积极筹备货源,确保市场供应充足稳定,让每一个节日都满载温暖与安心。自2010年承担南京冬季保供任务以来,南京农副物流中心连续14年超额圆满完成南京市政府下达的任务。根据最新数据统计,蔬菜市场圆满完成2023-2024年度冬季在库保供任务,实现实物储备入库3006吨,涉及单位50多家,品种涵盖土豆、大白菜、茭白等,做到种类多样、品质优选。2024-2025年度冬季蔬菜保供工作将按相关要求,有序推进。副食品市场根据南京市发改委要求,实现2024年储备粮(动态)储备任务2000吨,选定储备商户19户。为了确保完成任务,市场每日对商户粮食库存进行核查,并定期开展粮食抽样检测工作,确保粮食库存充足、质量安全。
今后,南京农副物流中心将再接再厉,围绕“华东地区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中心”“国家商贸物流枢纽节点”的构想,大力发展农贸物流总部经济和品牌经济,重点发展冷链物流、城市生鲜共同配送、农产品供应链金融、跨境农产品电商物流等创新业务,奋力将市场打造成位居全国前列的“综合型、公益性、现代化”农批标杆。
通讯员:褚京亚 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