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旅游视界 > 正文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

冰雪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需要经营主体的大力参与,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可有力支撑冰雪消费空间拓展,引领大众持续参与冰雪运动。我国冰雪经济经营主体主要涉及冰雪场地建设与运营、冰雪装备器材生产与经营,以及冰雪旅游、冰雪赛事、冰雪休闲活动和冰雪文化等领域。2024年初,我国冰雪运动相关企业约1.15万家。

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布局日益推进。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发展冰雪经济,推动冰雪运动、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冰雪经济经营主体持续细分冰雪消费市场,加速打破季节与地域限制。2013—2014冰雪季,国内仅有5家室内雪场,到2023—2024冰雪季,室内雪场数量已超50家。通过创新生产要素投入,提升供给端竞争力,冰雪经济经营主体不断丰富冰雪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近年来,黑龙江省对冰雪经济发展给予专项资金保障,并具体落实到相关经营主体中;吉林省在政策资金、奖补支持和产业攻坚等方面,持续扶持冰雪企业发展。

冰雪经济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发展,可有效推动冰雪消费,但这一过程还面临一些瓶颈。一是专业性与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冰雪消费具有体验性、互动性与专业性需求,专业的技术、人力资本投入及数字化转型都很重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研发生产技术先进、品质可靠的产品才能吸引更多消费者,提高市场份额。二是冰雪领域的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发展不足,冰雪产品缺少差异化,市场定位不够精准限制了冰雪经济中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三是经营主体内生动力未被充分激发。冰雪经济经营主体商业模式依赖传统冰雪项目,使得冰雪消费场景和服务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持续释放冰雪消费潜力。四是冰雪文化渗透率不高。冰雪文化是连接冰雪运动与冰雪消费的桥梁,冰雪经济经营主体还未充分意识到冰雪文化的重要作用,冰雪文化要素体现不充分,制约了冰雪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品牌塑造。

培育壮大冰雪经济经营主体,要牢固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

加快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布局,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大力促进冰雪赛事组织、冰雪旅游服务、冰雪装备制造等经营主体深度融合,构建“冰雪+”多元化生态产业链条。通过支持头部冰雪企业打造全产业联盟,提升上、中、下游冰雪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在冰雪经济领域落地生根,重点依托数字技术推动生产要素向现代化高效转型。

打破冰雪自然资源限制,提升经营主体多资源开发与运营能力。准确定位冰雪产品供给,以“冰+雪+体育+文旅”等融合发展模式突破自然资源限制。根据冰雪资源特性,积极细分冰雪消费市场,结合冰雪消费人群、年龄、职业及地域特征进行市场定位,从区域内与区域外两个层面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积极引进其他领域管理人才,提高运营能力。

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提高经营主体竞争力。加快商业模式转型,摆脱传统服务与单一项目经营模式,通过开发差异化产品,精准满足多层次冰雪消费需求。重点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冰雪消费场景升级。以政府和行业协会牵头搭建创业孵化平台,为创新型冰雪经济经营主体提供资源支持与政策保障,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持续深挖冰雪文化资源,促进冰雪经济繁荣。推动冰雪文化与冰雪旅游、创意产业深度融合,切实增强冰雪文化对冰雪经济赋能效应。推广深化冰雪文化传播,将冰雪文化融入冰雪经济发展全过程,为冰雪经济提供更广阔的生长土壤。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