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地下通衢”为城市发展提速

地铁7号线中段近日完成交工验收,即将开通运行,全线通车后,将极大便利沿线居民的交通出行,这条直穿主城的线路,更是被网友誉为南京“换乘王”。

回顾南京轨道交通建设二十余载,一条条建成通车的地铁如何织密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线网,又为市民出行和城市发展带来哪些便捷和利好,记者在南京的第13条地铁——7号线建成并全线开通前夕进行了一番探访。

20多年间,南京地铁线网持续加密

2005年,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试运营。从迈皋桥到奥体中心,从南到北,南京有了第一条全程没有红绿灯、没有交通堵塞的大通道;2010年5月,横穿南京东西向的地铁2号线开通,地铁1号线和2号线交织产生了第一个换乘站——新街口站。自此,南京地铁正式进入“换乘时代”,踏上“织网”之路。

南京城市地形独特,主城受城墙、秦淮河、紫金山、玄武湖、长江等分隔,城市呈现南北长、东西窄的布局特征。记者注意到,在以主城为核心,仙林、江北、江宁为副城的“一城三区”南京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中,南京轨道线网也呈现“井”字放射状线网布局。

地铁1号线和2号线构成的“十”字形地铁网成型后,南京地铁建设开始画“井”字。2015年,地铁3号线建成;2017年,纵贯南京东西向的地铁4号线正式开通运营。

“4号线作为东西向的主干线,不仅串联起鼓楼、玄武等主城核心区,也实现了仙林和江北新区的紧密相连。”市交通运输局轨道处相关负责人介绍,1、2号地铁线形成“十字交叉”,3号线沿太平南路、太平北路两头延伸,是“井”字的另一“纵线”;4号线与2号线平行,是“井”字形的另一“横线”。而后续开建的地铁线,都是围绕“井”字形线网进行加密。

如今,围绕着南京站、南京南站、禄口国际机场这些交通枢纽,地铁已经编织起一张便利的出行网络,串起城市中的景区景点,在南京乘坐地铁,游客几乎可前往主城区任何一处景点。从南京站出站,乘坐地铁1号线、3号线,可以前往市中心,也可以到老城南;从南京南站出站,除了地铁1号线、3号线,还有S3号线和S1号线。

区区通地铁后还在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

截至目前,南京地铁运营线路已有13条,运营里程达473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区轨道交通全覆盖,日均客运量达300万乘次。

自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以来,南京地铁前进的步伐就再也没有停下。2010年2月,南京申办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成功,这也加速了南京地铁线的审批和建设。此后4年,10号线、S1号线、S8号线陆续开通。

与国内其他城市不同,南京的地铁线网在建设启动初期就完成了对于远郊板块覆盖的规划和建设。2018年,S7号线(宁溧城际)正式通车,南京的轨交触角正式到达市郊,这也让南京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区区通地铁的城市。

除了主城区,曾经是郊县的江宁区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的发展,也成为南京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区域。地铁1号线、3号线和S1号线主体均在江宁区, 5号线南段通车后,江宁区已经“抢先登车”。2025年,5号线全线通车后,江宁区还将增加3个地铁换乘站,沿线区域的地铁通达性将再次提升。正在建设的10号线二期和6号线,也途经江宁区。

在地铁线网丰富起来之前,南京人的公共交通出行基本依赖公交车。居住在江北的市民大多乘坐公交车或者轮渡进入主城区。2014年7月1日,南京第一条过江线路10号线开通。至此,南京人可以乘坐地铁过江了。2015年4月1日,南京地铁第二条过江线路3号线开通,市民地铁过江再添新通道。

2017年12月6日,南京第三条过江地铁宁和城际(S3号线)一期开通。这条过江地铁线不仅连接了江南江北,更是“借用”了大胜关长江大桥专用过江通道,在桥面上跨越长江,至今还是中国唯一一条在桥上与高铁并行过江的地铁线路。

目前正在建设的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正在穿越长江,将抵达江北新区核心地带。4号线二期完全建成后,江北和主城将再增一条全天候、大容量的过江通道,沿线居民通勤和生活出行的便捷度将再次得到提升。

在南京,地铁拉近的不仅是中心城区与远郊之间的距离,还有相邻城市之间的距离。南京地铁运营的13条线路,其中6条是市域轨道交通线路。截至去年底,南京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里程达到567.46公里。

市交通运输局轨道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南京地铁网更像是一个以南京都市圈核心区为中心的市域轨道交通网,而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内部的地铁系统。

目前南京与都市圈其他城市正持续推进建设“宁扬”“宁马”“宁滁”等3条城际轨道交通线,它们都将成为都市圈城市在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的重要支撑。

全线13个换乘站,“换乘王”呼之欲出

7号线中段通车后,全线将成为一条整体运行的线路,全长35.49公里,途经雨花台区、建邺区、鼓楼区和栖霞区,串联起南京的新老城区。

全线27个车站,包括13座换乘站,7号线被称作“换乘王”。其中不乏一些重要的换乘站点,比如在莫愁湖站和2号线换乘,将减少桥北与河西之间上班族的通勤时间;在草场门站与4号线换乘,让鼓楼的居民也可直达河西;在福建路站与地铁5号线北段(在建)换乘,明年5号线全线通车后,两条线路将在此交会……

记者了解到,自分段开通以来,7号线的客流量就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截至2023年底,北段的日均客流量已经达到5.02万人次。今年4月3日,7号线(南段+北段)更是创下了15.3万人次的单日最高客运量。

除了为市民提供更多出行选择,“小草绿”7号线在外表和设计上也是别出心裁。清新的草绿色车身,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莫愁湖站、草场门站、清凉山站等特色站点的打造,也让乘客乘车时能享受视觉盛宴。

不仅如此,地铁7号线还是全市首条按全自动运行GoA4等级要求进行设计的线路,无须配置司机,通过加强信号系统与车辆系统、站台门系统、综合监控系统、通信系统等核心设备系统的数字化和系统间联动,可以自动实现列车唤醒出库、载客运营、回库休眠等功能;列车具有完全自动化运行的能力,可以给乘客带来更好的乘车体验。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