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江苏省卫健委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省新增省级普惠托育机构128家,全省千人口托位数预计达到4.1个左右,通过连续5年新增省级普惠托育机构建设,江苏普惠托育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
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家中老人精力有限,雇佣保姆价格不菲,对托育服务有着强烈需求的家庭越来越多。如何让这样的家庭不再面对上班、带娃二选一的棘手难题?如何让幼有所“育”、不负所“托”?江苏给出了“保量保质”的回答。
一方面,聚社会合力,增加托育机构的数量,从基础层面解决“托育难”。近年来,江苏多地统筹社区资源,支持建设社区嵌入式托育服务设施,一批群众家门口的“社区园”应运而生,满足了群众就近就便托育需求。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托育服务发展模式,支持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等各类主体举办托育机构,如无锡、泰州等地已在企业、园区内举办托育机构,为职工免费或优惠价格提供托育服务,实现员工带孩子“一起上班”。
另一方面,市场上的托育机构质量和服务参差不齐,资源分布不均,让不少家长觉得不放心。所以,解决了“数量”问题,江苏更是在保证和提高托育的“质量”上下功夫。今年7月,省卫健委联合省总工会等4部门组织开展了全省首届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并通过建好用好托育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多层次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升托育服务能力水平。同时,技术赋能也让托育变得更加“智能”,比如苏州设计开发了“苏州托育地图”,家长们可查询全市300余家备案托育机构的基本情况,并通过VR沉浸式体验托育机构的基本设施;南通市卫健委专门研发0至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监管平台,实时管理托育机构申办过程、婴幼儿入托、信息公开、资金管理、诚信记录和业务数据等,全市85%的托育机构已接入该监管平台。同时,相关部门也在运用好政策法规的同时,不断完善托育服务制度机制,加强对托育机构的硬件设施、服务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监管,为提升托育服务质量保驾护航。
0至3岁的婴幼儿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托育服务直接关系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促进托育服务提质增效,解决更多家庭的后顾之忧,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共同托举起“小小孩”的幸福时光。
(黄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