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5分钟24个骚扰电话!男子开网店贩卖“电话叫不停”服务被判刑

  手机一直响

  不是太过忙碌

  而是骚扰不停

  “轰炸”消息怎么停止

  开网店提供“骚扰服务”获利1万元

  2023年3月至同年9月,李某某欲通过向他人提供“轰炸手机”服务来挣点外快钱。于是,他在某电商平台开设网店,通过刷单把自己店铺的名气刷上去后,在店铺内提供“轰炸机”服务,如“电话狂响”“电话叫不停”。客户付费后,李某某即提供“短信+电话”的“骚扰服务”。

  如:

  2023年9月9日前后,被害人张某某手机每分钟收到4-5个李某某发出的00开头的骚扰电话和4-5条的骚扰短信;

  2023年9月16日11时27分至32分,5分钟之内,被害人王某某的手机号码收到了李某某发出的24个骚扰电话和200多条内容是验证码的骚扰短信。

  至案发时止,李某某通过提供此类服务,非法获利人民币一万元。同年4月至同年9月,李某某学会通过提供“骚扰服务”牟取利益后,又将该方法传授给了其他人。

  法院: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传授犯罪方法罪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某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其行为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告人李某某向他人传授犯罪方法,其行为已构成传授犯罪方法罪,均应予以处罚。

  被告人李某某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犯传授犯罪方法罪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

  并没收已由公安机关扣押的被告人李某某退缴的违法所得人民币一万元,上缴国库。

  法官:遵守法律法规,保护个人信息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网络行为都应遵守法律法规。任何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利用他人寻求报复的阴暗心理而兜售手机“轰炸”服务并以此非法牟利,看似无本万利,实则万丈深渊。为了挣快钱而罔顾法律,损人利己,必将自食恶果。

  法官提醒

  公众要加强对自身信息的保护意识,在网上购物、评论或者填写个人信息时,应谨慎处理家庭成员信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重要财产信息和账号密码,非必要不提供。

  若遭遇电话、短信“轰炸”,可通过营业厅或运营商客服电话,申请开通免费应急通信保障服务来紧急防护恶意骚扰。

  此外,还可拨打“12321”,向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还遭遇其他骚扰甚至威胁,请立即报警。

责编:李爽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