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本周(12月23日—12月29日),江苏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在落实好九项重点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效促进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外商投资,围绕补短板、扬优势、提效益,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和投资意愿。
耐心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2月24日,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母基金与无锡星微科技有限公司举行项目投资签约,同日,无锡首批报送3只子基金之一的江苏无锡金雨茂物生物医药基金进入公示阶段。据悉,无锡市已首批报送集成电路中车基金、毅达基金和生物医药金雨茂物基金3只子基金,将进一步扩充无锡战新基金“资金池”。其中,江苏无锡金雨茂物生物医药基金总规模达10亿元,存续期为9年。据业内人士介绍,在无锡落地的100亿元规模的三个产业专项母基金最终可以撬动10倍左右的资金量,为企业发展、无锡产业升级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资金支撑。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地创新金融产品也在加速落地。日前,全省首单“苏质融——质投相融”业务花落无锡,无锡泛博智能饰件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银行签约,以企业质量作为重要融资手段,通过“小股权+大债权”的投贷联动综合金融方案参与A轮融资,获得银行在内的多方股权融资6000余万元,增强企业发展能力。“苏质融”是在省质量融资增信政策支持下,对“苏质贷”业务的全新升级,重点聚焦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企业质量品牌、标准、认证等质量元素作为重要的融资手段,引入保险、期货、担保等金融工具,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质量”为纽带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获得“债权+股权”支持,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转型金融也在加速推进。日前,江苏徐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获得江苏银行徐州分行发放的1亿元转型金融贷款,这是江苏钢铁行业首笔转型金融贷款。此次转型金融贷款将结合企业特色与需求,提供绿色金融产品及创新服务,为徐钢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12月25日,南京银行南通分行向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发放9800万元贷款,支持企业绿色采购、设备改造等促进节能减碳。这也是南通市首笔针对钢铁生产型企业的转型金融贷款。截至目前,江苏已在化工、建材、钢铁和航运等重点行业成功发放转型金融贷款,大力支持高碳企业逐“绿”前行。
此外,江苏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探索资产证券化、私募基金份额质押、数据资产质押等多元融资方式。12月23日,全国首单绿色港口收费收益权ABS——“工商银行-金元证券-长三角海上丝绸之路第1期绿色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长三角一体化)”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本次ABS共募集资金6.22亿元,项目以盐城港大丰港区相关收入作为基础资产,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有效盘活港口企业存量资产、创新港口企业融资渠道。该项目是深交所首单“长三角一体化”产品,也是首单工商银行作为项目总安排人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近日,常州市首单私募基金份额质押,在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成功实现质押登记,质押份额合计3.2亿份,质权人为常金控集团全资子公司恒泰担保。在此基础上,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与常金控集团现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期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创造共赢机会。
12月27日,江苏首单智能网联数据资产质押贷款花落苏州工业园区。园区企业新建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数据资产质押作为担保,获得中信银行苏州分行1000万元贷款。此次质押的智能网联数据产品,包括路侧数据资产和监管数据资产,分别由新建元数科自建的智能路侧单元和智能网联云控平台采集产生,对于提高行车、驾驶安全性具有积极作用。
12月23日,在江苏再保南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出具“人才创业保”保函后,兴业银行为南通市鸿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实控人汤德俊投放贷款100万元,帮助企业克服资金压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扩展。该笔业务也是全省“共富资金池”下的首单“人才创业保”。据悉,“共富资金池”由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并管理,旨在加大对小微、“三农”、“双创”主体的支持力度,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作为“共富资金池”项下的首款创新产品,“人才创业保”专为南通地区创业创新人才量身定制。该产品由江苏再保南通信用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携手南通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各大合作银行共同推出,有力激发金融机构支持人才创业的积极性。
江苏各地也在加速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12月17日,苏州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试行)》等事项。《若干措施》提出了统筹用好补助政策、推动“无还本续贷”“无抵押信用贷”“首贷”支持政策落地见效、做强融资担保、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支持地方中小银行机构健康发展、优化尽职免责制度和强化考核激励等15项具体措施,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