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银发熠熠生辉③ | 86岁的“树爷爷”,是“古树保护神”也是“不知疲倦的‘童心’宣讲团团长”

交汇点讯 在宿迁项王故里景区里,有棵树龄2220年的槐树,名为项王手植槐。这棵槐树相传是项羽16岁离开家乡时亲手所植,是江苏树龄最高的古树之一。如今,这棵槐树虬劲粗犷、枝繁叶茂,离不开一位86树爷爷的细心呵护,他就是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原宿迁县林科所所长张用宪。

1961年,张用宪考上了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此便与林木结下了不解之缘。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从祖国东北小兴安岭红松之乡到植物王国的云南玉龙雪山,他将青春融于茫茫林海。

1981年,张用宪调回家乡宿迁工作,任嶂山林场场长。1998年退休后,他把享受天伦之乐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守护古树名木的事业上。抢救项王手植槐就是其中之一。

2001年底,张用宪发现项王手植槐从枝梢到树干有一半枯死。为了给项王手植槐治病,他自费去往北京、南京等地,虚心向林业专家们请教,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复壮方案。方案敲定后,他全程参与对项王手植槐的换土、施肥、浇水、涂油防腐、喷注复壮素等工作,复壮后的项王手植槐长出了新的枝叶,重新焕发了生机。

2009年,他向当地政府提出《关于邀请专家商榷项王手植槐干形修复及枝条支撑防断的建议》,并从2010年起开始培育子代项王槐,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16年年初成功培育出了六株项王手植槐子树。

不止于此,宿迁皂河龙王庙行宫古树群、宿迁市林果站院内的西玛杨、老城区中山路的悬铃木、丁嘴镇储嘴村的榔榆、周总理故居的观音柳、沭阳县的袁枚手植藤……每一株古树名木都重获新生、枝繁叶茂。

退休后,张用宪骑着自行车,背着水壶和照相机,带着笔和记录本,开始寻觅和研究宿迁木本植物和古树名木。历时8年,他骑坏两辆自行车,总行程超过5万公里,最终完成44万字的《宿迁市木本植物志》,并绘制《宿迁市古树名木分布图》,弥补宿迁史库一项空白。

1994年起,张用宪成为宿迁市科普宣讲员,后任宿迁市宿豫区关工委五老宣讲团副团长。他自编了约30万字的教材,不仅教孩子们保护树木的技术,还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无论多么忙,无论身体如何,他都没缺席过一次宣讲。

如今已86岁高龄的张用宪,每次宣讲前仍然坚持围绕主题认真备课。30多年来,他累计宣讲300多场,授课600多小时,影响青少年60多万人次,被亲切地称为不知疲倦的童心宣讲团团长

“在我心里,被保护的不仅是一棵古树,还是一方水土的历史文化。”虽已至耄耋,但张用宪依旧满怀激情,脚步铿锵,用绿色谱写余生。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睿翔

责编:倪方方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