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一周热点 > 正文
追梦2025,苏企怎么看怎么干|深蓝航天:逐梦深空,加速推进商业化布局

编者按:2025年的时针已经开始转动。新的一年,总是会有新的期许与展望。面对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等等问题,苏企坚持干字当头,或加大投资,或持续创新,或前瞻布局……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本期《经济周刊•财经圈》聚焦部分苏企,看看他们2025年准备怎么干!

几天前,由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简称“深蓝航天”)自主研发的“星云-2”火箭130吨级“雷霆-RS”发动机半系统试车取得圆满成功。这是目前国内在研最大推力的开式循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系统级性能测试 ,将为紧随其后的发动机整机全系统试车铺平道路。

“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商业航天领域迈出关键步伐,有望开启中国液体可回收复用运载火箭的新纪元。”深蓝航天创始人兼CEO霍亮充满信心,逐梦深空,深蓝航天正在加速发展。

深蓝航天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以运载火箭研发、生产及提供商业发射服务为核心业务的商业航天企业,目前已成功完成火箭公里级垂直起降回收飞行试验,开创了中国商业航天在可回收复用火箭领域的先河,也成为了全球第二家完成液氧煤油火箭垂直回收复用全部低空工程试验的公司。

“今年,计划开展‘星云-1’火箭百公里级回收试验和入轨加回收试验。如果试验成功,深蓝航天将成为继SpaceX之后世界第二家完成火箭入轨加回收的公司。”霍亮说,这一试验将为后续大规模商业化太空发射奠定坚实基础,对于我国商业航天领域意义重大。

作为“星云-1”的升级版,“星云-2”火箭的研发也在稳步推进。该火箭起飞规模可达1000吨,意在满足市场对于大运力的需求。据悉,“星云-2”成功研制将进一步提升深蓝航天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力。

锚定研制中国可回收复用火箭这一宏大目标,深蓝航天正在用高科技实现进入太空成本的大幅降低,努力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力量。以深蓝航天全自主研制的“雷霆-R”液氧煤油发动机为例,85%以上主体结构采用高温合金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大幅减少发动机零组件数量和生产周期,制造成本比主要竞争对手降低40%以上。

“江苏是深蓝航天的发展沃土,凭借其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和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支持,吸引了众多商业航天领域的优秀企业和人才。”霍亮表示,作为江苏航空产业集群的一份子,深蓝航天将继续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积极探索,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商业航天产业注入新活力。

策划统筹:陈晓春 赵伟莉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崔昊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