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推荐 > 正文
十一部优秀剧目获金陵剧本奖资助

话剧《同舟共济》、戏曲《织云记》、话剧《望繁华》、儿童剧《森林保卫战》……1月6日,金陵剧本奖媒体发布会在南京“世界文学客厅”举行,11部优秀剧目获资助。

作为我市重点打造的全国性文化品牌活动,金陵剧本奖自创办以来,致力于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剧本创作者提供一个展示与孵化的平台。通过平台化建设,金陵剧本奖不仅推动剧本从文本到舞台的转化,还成功链接了全国院团、专业机构、社会团体等投资与制作方,进一步拓宽了优秀剧本的推广渠道。

2023年,金陵剧本奖正式启动,共收到来自全球的697部作品,字数总计2380余万字,展现了创作者的热情与多样性。这些作品跨越了地域与文化边界,既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挖掘,也有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敏锐反映。在此基础上,2024年,金陵剧本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启动了剧本孵化平台的功能搭建工作。通过金陵剧本奖,主办方对入围终评的作品进行了系统收集与展示,搭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剧本推广和交流平台,这标志着金陵剧本奖从单纯的剧本评选向更加开放与互动的模式转型。

目前,金陵剧本奖已成功推介并资助了11部优秀剧目,这些剧目不仅涉及历史、现实等多维度的题材,也展现了创作者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扎实的创作功底。其中,话剧《同舟共济》以其鲜明的社会现实题材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戏曲《织云记》则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首部以白局演唱的舞台剧作品;话剧《破晓——戊子年·腊月三十》以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为历史背景,塑造了心怀天下的革命家庭形象。

金陵剧本奖通过资金支持和专业指导,帮助优秀剧本从构想走上舞台。这些剧目作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丰富南京的文化景观,也为全国的戏剧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同舟共济》编剧张劲表示,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金陵剧本奖的支持与鼓励,作品首演后,作为开幕大戏亮相“第九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并获优秀剧目奖,观众反响热烈。《织云记》编剧秦天说,将不断打磨剧本,在演出中探索更多可能,让白局这一文化瑰宝绽放新的生命力。《森林保卫战》编剧刘一彤非常感谢金陵剧本奖提供的平台,不限年龄、跨越地域,让他能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儿童剧。《逝者如斯》编剧王洋是一位“00后”,他表示:“金陵剧本奖给青年编剧带来了很多机会,也给了我很大的创作动力。”

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薛长绪表示,金陵剧本奖为南京戏剧不断注入新活力,该奖以“一剧之本”为抓手,成果丰硕,在题材和艺术表现上都亮点突出,不仅为南京戏剧舞台增光添彩,还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金陵剧本奖搭建的剧本推介平台,实现了优秀剧本与投资、制作方的沟通对接,对戏剧创作进行了全链条的支持,激发了创作者的热情。

未来,南京将继续凭借独特的文化资源和创作土壤,为更多优秀剧本的诞生提供支持。这些剧目将在全国范围内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也将为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更多艺术光彩。

此次金陵剧本奖媒体发布会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编辑部主办,中共南京市建邺区委宣传部、南京市建邺区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艺术创作研究院、南京蓝色天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