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非遗传承 > 正文
到南京博物院 “一站式”了解江苏非遗故事

近距离观看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购买一款好看实用的非遗文创产品,在老茶馆品一壶好茶、看一出非遗好戏……冬日的周末,江苏省南京博物院游人如织,除了珍贵文物、热门展览外,非遗馆也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体验。“平时在景区看到的非遗展示都是零零散散的,能一次看到这么多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展示,而且能和这么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交流,感觉很难得。”镇江游客胡天宇说。

作为南京博物院“一院六馆”之一,非遗馆于2013年正式开馆,以动态展陈的方式,集中展示了江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多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同时邀请多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让市民游客在博物馆内就能“一站式”了解江苏的非遗故事、体验江苏的非遗技艺。

老茶馆内的戏曲演出 南京博物院 供图

“轮换制”展出

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部副主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陈述知介绍,打造非遗馆的设想,就是用活态展陈的方式,与博物馆展品的静态展示形成动静结合的效果。非遗馆面积虽然不大,但通过“轮换制”的展出形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更新现场展示项目。除了国家级、省级非遗以外,非遗馆还会邀请有特色的,或者时下比较流行的其他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前来展示。

“扬州毛笔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你看,这是一支兔毫毛笔,它的制作过程繁琐而精细,需要选取优质的兔毛,经过反复挑选、分类、加工、组合等多个步骤,才能制作出一支高质量的兔毫毛笔。”在扬州毛笔制作技艺展位,扬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余松正耐心向游客介绍着扬州毛笔。

在2015年来到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之前,张余松在扬州市江都区的一家毛笔厂工作。“那时别说外地游客,就是本地人也看不到毛笔的制作流程。”张余松说,现在不一样了,一年四季来到南京博物院的游客非常多,很多游客在这里看到、了解到毛笔的制作技艺,他们在这里还可以体验不同毛笔的书写手感,甚至还有不少外国人来体验交流。

“体验式”消费

同样在2015年就来到南京博物院非遗馆的还有南通市非遗代表性项目如东面塑的传承人罗季。罗季的父亲就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耳濡目染下,罗季将如东面塑从兴趣变成了职业,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这项工作。

罗季说,南京博物院非遗馆是展示非遗技艺的重要平台,许多游客都是在这里认识如东面塑的。在与全国各地游客接触的过程中,他也慢慢了解到不同人群的喜好,捏出了游客更喜闻乐见的面塑。现在,除了传统的、有历史典故的面塑形象,罗季捏的一些动漫Q版面塑形象也广受欢迎,吸引了不少游客现场购买。

朱章珍师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徐州香包的传承人井秋红,在她看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创造了一个游客可以认识非遗、对非遗产生兴趣,乃至产生消费的场景。“以前我在工作室,只有需要买非遗产品作为礼物的人才会来。但现在不同了,在非遗馆,游客看到了、体验到了,就会产生购买欲。”

如今,朱章珍还会出现在非遗馆的非遗体验课程现场,教学生们做香包。这两年,让她印象最深刻是来参加体验课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有的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做起香包来比女孩还要细致,真是让人想不到。”

“年轻化”受众

南京博物院小剧场和老茶馆每年会推出400多场传统戏剧类非遗展演活动,让人流连忘返。全国各地非遗保护传承单位受邀前来展演,且大多是传统经典曲目。小剧场自2015年实行惠民票价以来常常供不应求。为了满足群众观演需求,2024年,南京博物院还尝试做了现场直播。4月启动的梅花戏剧季期间,小剧场每场演出线上观看人次都能超过1万。

陈述说:“每一次戏剧季就相当于非遗馆的一场特展,是戏剧爱好者的盛会,也是宣传非遗的重要渠道。我们还会配套推出一些体验活动,比如导赏式、体验式的交流活动,让观众能够近距离‘追星’。”

不同于小剧场的“严肃”,位于南京博物院民国馆旁的老茶馆要更生活化。步入老茶馆,天井苏式彩花艳丽夺目,戏台金碧辉煌,木雕隔断精致巧妙,池心敞亮宽阔,观众一边品茶一边听戏,悠然自得。茶座外围也围着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据介绍,老茶馆是一座全木结构仿古茶馆,建筑本身精湛地体现了非遗代表性项目——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此外,茶馆完全按照老式茶社布局装修,在这里可以品南京雨花茶、苏州洞庭碧螺春、连云港云雾茶等传统名茶。

“多年前,每当提到戏曲,就会想到是爷爷奶奶辈喜欢看的,但在非遗馆运营的这些年中,我明显感觉到年轻观众越来越多了。”陈述知说。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