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院士专家报告会暨产业“四链”融合交流会在靖江市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产业技术创新交流平台,推动“四链”即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进一步赋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活动由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省新材料集群促进组织、省新材料产业协会、泰州市工信局以及靖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苏省工信厅、靖江市政府、泰州市工信局、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等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邀请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和陈光院士团队核心专家魏代修教授做主旨报告,吸引了省内近200名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参与。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志强主持会议。

靖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申强在致辞中表示,靖江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金属材料产业布局,依托青山控股等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成功引进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了显著的产业“葡萄串”效应。目前,靖江市金属材料企业数量已超过500家,产值高达340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申强市长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汇聚专家学者的智慧,为靖江市金属材料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价值链高端迈进。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卢载贵在讲话中指出,江苏以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1650”产业体系建设,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把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推动先进金属材料在内的5条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未来将加速推进每条重点产业链与创新链、金融联、人才链的融合发展。此次活动将先进金属材料院士专家的精彩报告与产业“四链”融合对接结合起来,是新材料产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集聚人才、资本、技术、创新等资源要素的体现。希望进一步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畅通沟通渠道,提升对接效率,加快要素流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协作,共同发力推动我省新材料企业节能降碳、智改数转,共促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政策也将持续做好产业引导和扶持,加快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落实首批次材料激励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推动我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主旨演讲、政策解读、“四链”融合交流等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为大家带来了《高端制造用关键金属材料》的主旨演讲。干院士阐述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能源和新材料需求的结构趋势,指出人类社会在加速迈向全面智能化时代,对新材料特别是高端金属材料的需求。他在报告中罗列了先进金属材料在电力装备、海洋工程、交通建筑、航空航天等国家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大需求,深入解析了金属新材料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和行业发展机遇。他强调,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材料研究的AI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并会给新材料研究带来巨大变革,未来新材料发展趋势将在材料基础共性技术及其支撑下游重点领域的技术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布局。未来新材料产业将推进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新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代修则以《先进金属材料与铸造技术发展》为题,分享了铸造用金属新材料行业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此外,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人才专班成员陆宇恒还对江苏省人才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政策指导。

在“四链”融合交流环节,河海大学、靖江特钢、大明重工、北冶功能材料(江苏)、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等高校院所、行业龙头、本土优秀企业以及金融机构的代表们围绕校地合作、产创融合等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先进金属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

活动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靖江市工信局与河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达成了产才融合战略合作,标志着双方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将迈上新的台阶,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秘书长蒋浩明、第十七批科技镇长团泰州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团团长、靖江市政府党组成员苏薇参加见证。
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北冶功能材料、大明重工、南钢等高校与企业在江苏省先进金属材料院士专家报告会暨产业“四链”融合交流会期间积极对接产学研合作意向,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靖江市先进金属材料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全省先进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活动期间,协会还组织相关会议代表参观了长强特钢、大明重工、甬金金属等靖江市先进金属材料产业代表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