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中经评论:就业数据撑不住美国经济预期

上周,超预期的就业数据引起美股美债市场大幅震荡,市场机构担心美联储以此认定经济向好而继续暂缓降息。不过,美国近两年就业数据真实性饱受非议,恐怕难以支撑起美国经济前景向好的预期。

1月10日,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美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数为25.6万,明显超出机构预期的16.5万。在上次货币政策例会上,美联储高官认为“已经到达或接近放慢降息节奏的适当时点”,如今超预期的数据为此提供了更多理由。机构预计,美联储在1月例会上维持利率的可能性超过97%。受此影响,当天美股三大指数齐跌,10年期和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升至14个月以来的高点。此外,市场预期美国新一届政府可能宣布经济紧急状态来推行关税政策,加剧了对通胀的担忧。因此有观点认为,就业数据表明美国经济仍然强劲,美联储近期焦点已经完全转向了通胀。

然而,近两年美国就业数据修正频繁,甚至还出现过泄露,以饱受质疑的数据作为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的证据,难以令人信服。

早在2024年3月,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就曾发布报告称,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公布的就业数据存在严重失真,实际新增岗位被大幅高估。报告认为,2022年3月至6月非农就业数据被高估了110万,2023年被高估了80万。2024年8月,BLS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基准修订的初步估计显示,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统计周期内,美国新增就业岗位比之前预估的减少了81.8万。这使得12个月期间的总就业增长(不包括农场就业)从此前预估的290万降至约210万,使该期间的平均每月净新增就业岗位减少了约6.8万。另据BLS数据,2024年4月至11月,有5个月的非农新增就业人数调整后较初值出现下滑,累计下修数据超过11万。

如果频繁大幅修正数据还可以归咎为技术差错,那么数据发布延迟和泄露则让外界产生更多怀疑。2024年8月,BLS称在发布非农就业修正数据时出现了技术故障,导致数据延迟发布,而就在其他机构苦苦等待之际,至少有3家银行致电BLS并直接拿到了数据,这引发了市场对数据发布透明度和公正性的质疑。除此之外,BLS制作非农就业报告时采用的企业调查(CES)和家庭调查(CPS)方法,由于两者的统计口径和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其结果时常不一致,也持续受到外界质疑。

美联储十分看重就业数据,多次在政策引导时将其作为重要参考。就业数据修正过于频繁,很难及时准确反映劳动力市场实际状况,甚至可能与实际情况背道而驰。美联储以此作为决策依据,如果不是有意为之,只怕会产生南辕北辙的后果。

至于美联储再度聚焦的通胀问题,其实已成为美国经济的“老大难”问题,治也不是,不治也不是。一方面,由于利率近年来长期处于高位,利息支出已在上一财年超过了美国国防开支。美联储坚持不降息的难度只增不减,债务风险会如影随形般缠绕着美国经济,并越收越紧。另一方面,2024年,美国国债总额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且快速上升的势头未减。美国新一届政府的种种政策宣示一旦落地,也会对通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放任不管,超发的货币迟早会将美国通胀水平再度推上去。

如此看来,超预期就业数据至少暂时维持住了美国经济的体面。至于就业数据是否存疑,如何遏制通胀回升,怎么应对债务风险等问题,无论美国拿出什么解决方案,都需要全球各方密切关注甚至是高度警惕。毕竟,“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做派,美国一些人是不缺的。(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连俊)

责编:顾志铭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