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要闻 > 正文
从吐槽编程到起劲学,这场教学创新激起学生求知欲

编程,一门频频被学生吐槽的课程,在这所职业学校渐渐变得有趣起来,学生们不再把编程课当作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更像是一次充满挑战且富有乐趣的攀登。

1月13日,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河海大学副教授、人工智能系副主任童晶带来一场主题讲座,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中华中专信息技术系主任李蔷向记者表示,编程类课程是信息技术系的重要专业课程,编程思维涉及问题分析、抽象化思维、算法设计等多个方面,又是编程教育的核心和难点,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编程思维培养困难,学生容易感到挫败和失去持续学习的动力,“针对这种现象,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迫在眉睫。”

“只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编程课就容易多了。”童晶向记者表示,比如说有的学生对游戏感兴趣,那就从游戏设计角度出发;有的对艺术感兴趣,从艺术角度出发,“我们设置了多种不同的路径,总有一条路径是学生所喜欢的。”

在Python语言教学上,童晶使用可视化的海龟编辑器,通过趣味游戏开发,将语法知识穿插在12个案例开发过程中讲解,这样学生上手容易,有成就感,可拓展性强。正是这种“低地板”入门、“高天花板”挑战、“宽墙壁”发挥空间的学习路线,让编程寓教于乐,有趣易上手。

此外,在日常教学中,不少老师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知识内容固定,如何进行教学创新?童晶表示,如果在教学中主要用文字讲解算法,很难理解;应用案例偏数学抽象,枯燥无趣;重理论讲解,又缺少动手编程实践,“可以通过趣味游戏学习算法,如猜数字游戏中用到了查找算法,在贪吃蛇、祖玛、飞机大战等游戏中使用了简单数据结构与STL等方式创新。”

中华中专老师表示这次讲座让人耳目一新,为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可视化的、趣味性强的教学能为课堂教学带来变化,也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在当天下午的实践课上,李蔷特地留意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大家学得很起劲,课堂上积极讨论,甚至连一些平时不愿意发言的学生都能主动提出问题,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季燃冰

责编:季燃冰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