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新华时论|让政策“含金量”赋能发展“高质量”

日前,光大银行南京分行向镇江大东纸业、江苏盐昇光电新材料、江苏联博精密科技等6家制造业企业投放2.5亿元贷款,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这是在国家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制造业稳定发展的实打实的举措。

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时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逆周期调节”政策旨在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在经济低迷时采取扩张性措施刺激经济回升,其加上“超常规”的前缀,意味着政策力度的加大、实施速度的加快以及手段的多元化创新。如何抓住用好国家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机遇,动态调整江苏政策措施,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应,让政策“含金量”赋能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考题。

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预示着国家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加大对交通网络的升级与拓展,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等工程;在新基建领域,大力推进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打造等,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既催生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又提升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零售、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消费行业,不妨抓住发放消费券、鼓励消费升级等刺激消费机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从而拉动内需,实现业绩增长。

超常规逆周期调节,预示着国家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各地应充分利用专项资金扶持、产业转移承接引导等机遇,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广大经营主体尤其中小微企业需紧抓融资环境改善、融资成本降低这一机遇,在技术、产品、市场开拓、管理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运营效率,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形成经济增长的正向循环。

制造业是江苏支柱产业,各地不妨利用政策的“含金量”,鼓励银行加大对制造业的信贷投放,让众多中小制造企业获得资金用于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推动我省制造业在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赛道加速奔跑。新能源、物联网等企业要紧跟补贴与产业扶持政策,扩大生产规模、加大研发投入、更新生产设备,提升核心竞争力。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抓住机遇,需要各方协同共进。有关部门要提高政策执行的精准度和效率,确保政策资金流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同时,加强政策的配套措施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的投资兴业创造良好的制度土壤。广大企业需敏锐洞察政策风向,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主动对接政策扶持项目,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国家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为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只要我们把握好这一机遇,就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政策的东风下,推动经济社会迈向更高质量、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孟亚生)

责编:袁媛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