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观察 > 正文
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 助力现代化新实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江苏省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江苏在挖掘、整合、宣传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红色文化品牌, 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新征程上,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江苏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传承红色基因,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精神动力。

加大红色文化宣传力度

近年来,江苏采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红色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对宣传红色文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新征程上,江苏应在红色文化宣传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在宣传思路上,要打破传统、开拓创新。在宣传内容上要全面、准确。在宣传形式上,在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作用的基础上,要积极开发基于远程客户终端的“数字化”网络传播软件,借助互联网、手机App、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现代传播体系,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宣传推介活动,努力扩大红色文化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在宣传范围上既要面向江苏省广大党员、干部、大中小学生,还要面向社会各界人士,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普及、宣传、学习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此外还要加大红色资源同其他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宣传力度,将红色资源与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民俗文化资源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复合层次的资源产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努力建设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品牌

新征程上,江苏要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必须努力打造周恩来精神、新四军铁军精神以及淮海战役精神等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品牌。这需要对这些红色精神的内在关系进行全面深入挖掘和凝练,揭示它们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同时,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品牌价值,将其融入教育、宣传、旅游等多个社会领域,让红色精神成为激励人们前进的力量。此外,还应举办红色文化学术研讨活动,邀请党史专家共商红色文化传承,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扩大江苏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

根据调研情况来看,江苏红色旅游产业近几年得到了较好发展,但是如何更好地将红色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使之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相得益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采取以下主要措施:一要大力开发拥有红色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将红色文化和流行时尚元素融合,设计箱包、服饰、手机壳、帽子等,借鉴成熟经验,使红色文创产品推陈出新,使之多元化和丰富化。二要打造具有红色文化特征的商业街和商铺,用特色红色文化品牌命名,既可以起到宣传红色文化的作用,又可以推动江苏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三要把红色旅游与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和民俗旅游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红色名人旅游精品线路。比如,根据江苏省现存的红色资源,可以打造“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常州三杰纪念馆—江南新四军纪念馆”旅游精品线路,以此吸引游客,激发消费热情,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红色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新征程上,进一步加强江苏的红色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大力构建红色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要紧密结合江苏实际,制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相关政策,成立专门机构,明确建设任务和责任主体,落实管理和保护职责,并加强考核监督,确保责任落实不打折扣;要加大融资力度,以政府为主体,积极寻求企业、社会组织或公益慈善机构等的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激发市场活力,积极为红色文化建设提供经费保障;要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推动开设红色文化课程,完善红色文化融入课堂的多元学习平台,不断提高广大在校学生的红色文化素养。

叶德跃(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