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刚刚过去的2024年,徐州市预算评审中心紧紧围绕徐州市委市政府和徐州市财政局工作部署安排,聚焦财政中心工作,不断提高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紧紧压实主体责任,把紧支出关口。注重多维发力把严“评审关”,精打细算过好“紧日子”,从而有效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实现了“节支也是增收、节支也是增效”的目标。
聚焦主业,务求实效。一是严把项目支出关口。徐州市预算评审中心通过做实、做细、做精项目概(预)算和结(决)算评审,极大压缩不合理项目支出,推动财政评审工作更加精细、精准。该中心全年完成项目评审621个,送审金额201.6亿元,审定金额166.54亿元,审减金额35.06亿元,审减率17.39%。二是切实服务好重点项目。该中心对徐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紧急项目,通过建立项目快速评审绿色通道,采取容缺评审机制,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建设。
深耕细作,担当作为。一是全面构建项目建设支出标准体系。该中心精心编制市级城建重点工程其他费用预算指南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治理支出标准。开展陈列展览及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情况调研,配合省中心完成相关项目数据收集、现场调研等工作。二是完善评审工作机制。该中心通过严格执行内控制度、重大事项集体会商制度、项目评审三级复核制度等监督制约机制,确保在每个环节堵塞内部“漏洞”。修订完善《徐州市预算评审中心绩效考核实施细则》,中心全员实行量化绩效考核管理,营造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
创新进取,优化服务。一是前移评审关口。该中心打破以往仅评审项目工程量和单价的常规模式,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从源头上把控财政支出。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功能要求和节能环保的前提下,对医院建设室内装修等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优化建议被工程设计部门采纳,进一步调减预算金额,有效减少不合理支出。二是优化评审系统。着力开发评审信息系统二期项目,通过增加竣工财务决算模块、PPP评审模块功能建设,实现项目评审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上线评审信息系统移动客户端,做到可线上办理相关评审业务,不因学习、出差、会议、休假等影响工作推进。
强化学习,提升能力。一是提升专业技能。该中心举办“处室论坛”,学习徐州市网上中介超市应用推广实施方案和系统流程;开展《徐州市市级城建重点工程其他费用预算指南》专题培训,提升评审人员业务能力。二是打造评审品牌。该中心成功举办国家财政部《财政评审》杂志2024年第4期“评审沙龙”徐州站活动,面向全国宣传推广徐州财政评审做法经验,推动评审经验“引进来”和“走出去”。
通讯员 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