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江苏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家新年座谈会在南京召开

1月15日,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协会在南京联合召开江苏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家新年座谈会。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星、二级巡视员罗志勤出席会议,省新材料产业协会会长、金雨茂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小光主持会议,协会秘书长蒋浩明、副秘书长王志强及来自省内外新材料产业集群相关重点企业家和协会会长、副会长单位负责同志70余人参加座谈。

张星副厅长在讲话中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江苏的优势产业,是江苏“1650”现代产业体系16大集群产业集群之一,产值规模近2万亿。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我省产业链企业发挥了骨干作用,承压前行,为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新材料产业要融合创新,省新材料产业协会举办的新材料产业“四链”融合对接活动很有成效,要着眼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多组织举办产业融合发展活动,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有序发展,向着新材料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于链主准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和重点企业要重点服务,努力构建好行业服务体系,积极鼓励企业创新、探索出海路径,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今天我们邀请了苏州实验室、国家级创新中心、协会及重点新材料企业开展座谈,就是要倾听大家意见并开展资源对接,请大家畅所欲言。

会上,省工信厅新材料产业处二级调研员池全峰通报了2025年省工信厅新材料产业处重点工作。一是做好新材料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运行分析,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推动新材料集群平稳运行、稳中有进。二是做好江苏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管理。三是优化首批次新材料支持政策,开展首批次新材料认定。从明年开始,全省每年认定200项左右产品。初步考虑“三首”产品通过“免申直达”方式进行资金支持,首批次新材料计划30个左右。四是组织开展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申报,单个产品品种的保费补助资金额度上限不超过4000万元。五是充分利用中心主平台依托苏州实验室建设,协同建设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助力我省新材料集群发展。六是做好重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项目服务跟踪。七是编制发布纳米金属、碳纤维行业智改数转网联实施指南。八是开展地方性法规《江苏省发展新材料产业条例》预备项目立法工作。九是开展品牌强国和新质生产力在江苏宣传活动。

座谈交流环节,特别邀请了苏州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大飞机规模化华东区域推进办公室、国家先进功能纤维中心、江苏省产业研究院五家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发展情况和发布需求。南京玻璃纤维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屹、北冶功能材料(江苏)公司董事长薛轶青、无锡东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东等协会骨干企业负责人交流发言。大家纷纷建议,省工信厅和新材料产业协会今后能多组织举办一些交流融合活动,增加与会成员的沟通互动,增进企业与研发机构的密切交流,拓展企业获悉理解政策和项目的渠道,重视推进扶持中试平台建设力度,特殊项目应有特殊政策,防止行业的市场恶性竞争,扩大新材料产品市场应用领域,增强我省新材料产业市场竞争力。

针对座谈会上大家提出的建议要求,协会将协同配合省工信厅新材料产业处进一步推进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对新材料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进一步强化区域协同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加强平台建设,建好苏州实验室、长三角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统筹资源,引导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一批专业化、高水平中试平台;四是加快产业链补短板锻长板,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五是优化首批次新材料支持政策,进一步明确“三首”产品认定标准,加强首批次新材料资金支持;六是积极参与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依托苏州实验室建设,助力我省新材料集群发展;七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生活保障。

责编:王建旸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