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全域旅游 > 正文
逛非遗、观社火、赏兰花…… 多地迎新春活动缤纷多彩

临近春节了,各地的年味也逐渐浓起来。在甘肃,当地聚集有各类省市州的非遗项目。通过打造消费新场景,展演加购物,让市民和游客一边置办年货,一边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几天,在甘肃省武威市汉唐天马城,30多项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齐聚这里,凉州攻鼓子、民勤曲子戏、华锐藏族民歌、凉州贤孝等特色项目轮番上演。

甘肃各市州还带来了众多基于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和实用年货,年画、竹编、剪纸、花馍等精美独特的春节年货非遗产品,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欣赏购买、拍照打卡。

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市木版年画传承人 张瑞:这个是华亭的一项省级非遗项目,叫木版年画,这个版是手工刻制。它分为秦琼敬德、天官赐福,贴门神、贴春联,还有像请灶神,都是我们传统的一些节日项目。

据了解,春节、元宵节前后,甘肃省各市州将开展以“非遗贺新春”“非遗年货购物月”“我的家乡年”视频直播等为主题的非遗活动,场次超过270多场。

社火道具销售旺 家家户户赶制忙

社火,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表演活动,通过舞狮、高跷等一系列表演传递着热闹喜庆的年味。临近春节,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镇霍庄村的社火道具进入了销售旺季,每天约有上万件社火用品从这里发往国内外。

小院里,“00后”村民霍云龙正在为舞狮的狮头点彩。从学校毕业后,他从父亲那儿接手传统舞狮的制作,运营起了电商网店。春节前订单增加,霍云龙一边赶制订单,一边处理着线上的订购需求。

霍庄村制作社火道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产品涉及舞龙、舞狮、戏服等30多个大类。每年春节前一个月,村里的社火道具进入销售旺季,订单量较平时增长约30%,全村500多户村民中超过半数都在家中忙着赶制社火道具。

春节消费升温 年货市场年味浓

随着春节临近,年货市场也愈发热闹起来。在新疆乌鲁木齐,2025新疆新春年货博览会吸引了众多市民群众前来采买年货。

走进年货博览会,琳琅满目的年货令人目不暇接。来自全国各地近400家企业参展,现场汇集了肉制品、糖果酒水、海鲜产品、进口食品等上万种商品,满足了民众多元化的需求。新疆本地的特色干果也是备受青睐。

在年货市场上,随处可见生肖蛇年的喜庆元素。蛇年春联也备受消费者喜爱。

百万株兰花绽放 走“俏”节前市场

随着春节临近,花卉市场也逐渐升温。在江西赣州,全南县种植的百万株蝴蝶兰、国兰等花卉,竞相绽放、美不胜收,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

走进南迳镇正盛蝴蝶兰种植基地,30万株蝴蝶兰艳丽绽放,五彩斑斓,争奇斗艳。花农们忙着修枝、定型、换盘、包膜、装车。全南县南迳镇是国家级芳香特色小镇。当地种植的花卉品种多样,色泽艳丽,不仅在线下受到青睐,线上也格外热销。香韵兰花基地种植的花卉一半以上通过线上销售。

全南县香韵兰花基地负责人涂毕臻:线上加线下合起来的话,大概是10万盆左右,然后单价20到40(元/盆)不等,年底的这个销售额大概是在400到500万,比平时增长50%。

近年来,当地打造了凤梨花、兰花、厚朴等芳香产业基地1万余亩,带动20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60万盆催花牡丹绽放“美丽经济”

不仅南方的花卉市场升温,在山东菏泽,60万盆催花牡丹华丽绽放,推动“美丽经济”蓬勃发展。

在菏泽牡丹区黄堽镇绿美牡丹产业园催花大棚里,专业的直播团队正在线上销售花卉。今年,园区与直播团队携手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线上人气高涨,线下订单源源不断。菏泽培育催花牡丹历史悠久,花农们不断提升催花技术。如今,随着地源供热、电脑控温等设施的应用,精准的温湿度控制为牡丹花种植营造稳定生长环境,便于精确控制花期,让牡丹“花开随人意”。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让菏泽催花牡丹畅销全国,变身“富民之花”。

山东菏泽花木协会会长 孙文起:今年,菏泽60万盆催花牡丹已陆续上市。较往年相比,数量略有增加。牡丹种植户家家“触网”经商,每年催花牡丹线上交易量占到总量的七成。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