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文明实践 > 正文
南京浦口汤泉街道:党建引领服务增效,开启群众“幸福之门”

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网格员化身“多面手”,第一时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开展技能培训,不断拓宽居民就业增收的渠道;“共享家园”的爱心蔬菜送到家,温暖了独居老人的心……百姓获得感更充实,街道支撑发展更有力。

欲筑其室,先筑其基。近年来,浦口区汤泉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紧盯群众需求,坚持便民“零距离”、沟通“零距离”、服务“零距离”,不断通过品质重塑,提升服务质效。

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中,汤泉街道创新了哪些做法?取得了哪些成效?又获得了哪些启示?

提升服务,打通基层“毛细血管”

能不能引入更多的专业性普惠性养老服务中心?助餐点的食物可不可以更加丰盛?存量安置房分配工作何时开始?当前,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评价标准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汤泉深知,要想赢得群众口碑,必须多一些换位思考,主动跨前一步,进而推动品质重塑。

因为拆迁安置问题,陈奶奶最近住在桥林街道百合社区,“这不社保卡丢了准备补办,孩子们说等他们有空带我回汤泉办理,结果打电话咨询后,工作人员让我等等,他们过两天就可以到桥林帮我办。真没想到服务可以这么到位!”

原来,为了解决这477户、1209名拆迁群众办事“两头跑”等难题,汤泉街道以“办事不回原(村)社区”为出发点,创新推行“全科上门办”服务模式,由涉及拆迁安置的龙山、龙华、大黄三个村(社区)的全科工作人员每周轮流到桥林街道百合社区坐班,以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为拆迁群众提供现场业务办理服务或者帮办、代办。

办事不再难,就业也更加便捷。据了解,为了推动家门口就业,街道借助金泉社区紧邻车站、学校、医院、街边的独特地理位置,率先推进南京市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辐射周围劳动密集型企业22家、个体工商户223家,为更多居民、企业提供便捷的就业服务。

近年来,街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党建引领让便民服务“提质增效”,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深入基层“毛细血管”,打造高效能、多元化服务体系,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融合治理,助力群众幸福“满格”

热线刚打完,网格员就带着维修人员上门,如此效率,让龙华社区的老袁感慨“热线就是为民解忧‘暖心线’!”

快速响应的背后,是汤泉街道探索“12345+网格+公共服务”融合治理新模式。

原来,为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街道将水、电、气、讯等相关服务力量扩充到“精网微格”队伍中,共同参与网格服务,并打造“一站式”公共服务驿站,前置“服务柜台”,制定服务清单、细化服务举措,推动网格内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线下入户走访,线上收集信息。街道完善“12345”政务热线管理制度和运作机制,围绕全街重点工作,开展数据监测,分析热点问题、突出问题并形成大数据报告,并梳理分析安全隐患、环保、物业管理等重点领域诉求类别,推送给各相关部门、村(社区),共同推进复杂问题有效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没有物业的小区,街道创新工作方法,引入专业第三方物业公司,探索“网格+物业”新模式,通过资源向网格聚焦、工作力量向网格下沉、管理触角向网格延伸,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我们还在小区内增设‘12345工作站’,28名业主成为微网格员,对于居民任何诉求和疑问,微网格员们第一时间参与调解,避免问题升级,做到‘未诉先办’。”街道有关负责人说。

资源向“下”扎根,治理向“上”提升。数据显示,依靠“一站式”公共服务驿站,2024年全街开展特色服务40余起,解决居民诉求60余件,12345热线民生类诉求同比下降25%。

改革发力,“小切口”服务“大民生”

“太方便了,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一些原本需要到市、区级别才能办理的医保服务。”最近,汤泉街道高华社区的小陈由于工作调动需要到外地工作两年,他通过办理“常驻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在外地刷三代社保卡就可以顺利结算报销,免去来回报销的烦恼。这是汤泉街道建设“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延伸触角服务群众的缩影。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更是干事作为的“靶心”。为解决群众在办理医保等相关业务需往返跑、多头跑、重复问的难题,汤泉街道积极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点,通过前台+后台、街道+社区、窗口+部门合力联动,将医保服务向社区、小区、网格延伸,通过合理布局,实现社区医保服务站布点全覆盖,使帮办、代办、就近办成为常态。

“考虑山南片区居民办事距离远且交通不便,我们创新建立‘街道医保社工驻村’机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安排5名街道医保业务骨干各对接一个社区(村),每周选择一天下沉社区窗口,为参保群众办理灵活就业参(停)保、零星报销、备案等社区层面无法办理的医保业务,通过业务下沉社区窗口,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医保服务,真正实现便民服务送上门。

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从全科社工到全能服务,从持续推进“集中走访日(周)”活动,到“有事就找网格员”,近年来,汤泉通过党建引领催生一系列创新实践,如今,“只跑一次腿、只找一个人、只需说一声”正在汤泉成为现实。

通讯员:汤萱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