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促进江苏省区域性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据悉,该《意见》已于2024年12月31日正式印发,是全国范围内首个针对区域性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省级层面系统性政策文件。根据《意见》,到2030年,力争把区域性股权市场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私募股权投融资平台、全省重要的中小企业上市孵化培育基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地方金融基础设施。

创新试点成绩单“出炉”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下称“股交中心”)是江苏区域性股权市场唯一的运营机构。自从2023年8月获批证监会区域性股权市场制度和业务创新试点之后,为挂牌企业提供的服务质效明显提升。
徐州智先生电器(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型电热材料及相关电热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已获得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40项左右,产品主要出口欧洲国家。该公司于2021年在股交中心挂牌,开启迈向资本市场第一步。2024年4月,该公司成为“专精特新”板培育层企业,具备享受“绿色通道”转板新三板资质,从申报到拿到挂牌同意函,仅用时29天。“2023年时想转新三板,按辅导券商估算最快也要4个月。现在只花了29天,资本之路走得更从容、更自信了。”该公司董事长于刃非介绍,公司新厂房投入使用,新产品研发提速,未来将冲击更高层次资本市场。
绿色通道,是股交中心为“专精特新”专板企业转新三板提供的服务。借助于绿色通道,企业从申报到拿到挂牌同意函,平均用时44天,较传统方式缩减一半时间。
省委金融办副主任钱东平说,这一年多来,我们正在全面探索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江苏路径”。截至目前,创新试点业务方面,“专精特新”专板、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平台以及认股权综合服务平台先后在股交中心落地运营。数据显示,一年多来,股交中心帮助培育企业实现融资295.3亿元,助力13家培育企业登陆更高层次资本市场。“区域性股权市场成为江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他说。
以“专精特新”专板为例,自2024年3月27日正式开板,首批561家企业集中登陆专板。截至2024年底,该专板已经汇聚企业1226家,助推4家企业通过“绿色通道”成功在新三板挂牌,另外3家已经拿到挂牌同意函,还有3家企业在审。
与“专精特新”专板同步启动的,还有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完成首批两单份额转让交易,转让份额合计6000万份,交易金额6930万元。此外,股交中心通过夯实登记托管基础职能,探索份额有限合伙份额质押、认股权等业务场景。2024年共计完成了5笔有限合伙份额质押登记业务,融资金额约2.25亿元;完成5笔“银行+认股权”的登记托管业务。

打通堵点,让长钱进得来出得去
在《意见》中,围绕着构建基金协同、壮大耐心资本着墨颇多。作为支持科技创新最活跃、最基础的力量之一,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全业务链是“募投管退”四个环节,但目前受经济周期、监管环境、上市预期等因素影响,传统退出渠道相对收窄,“退出难”已经成为行业重要堵点。
江苏向来是创投资金“打卡地”。截至目前,注册在江苏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944家,管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4244只,管理规模超万亿元(10369亿元)。其中,大部分到期基金退出需求强烈。
不仅如此,国有资本已经成为创投市场主要的资金来源。但这类资金同时受到私募基金监管和国资监管,国资怎么退也成为热点。
2024年3月份,江苏启动了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完成首批两单份额转让交易,转让份额合计6000万份,交易金额6930万元。此外,股交中心通过夯实登记托管基础职能,探索份额有限合伙份额质押、认股权等业务场景。2024年共计完成了5笔有限合伙份额质押登记业务,融资金额约2.25亿元;完成5笔“银行+认股权”的登记托管业务。
“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是打通‘退出难’堵点的突破性试点内容,也是江苏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钱东平说,在各方合力推动下,份额转让工作大有空间、大有可为。
省国资委副主任何元胜表示,将利用好这一转让平台,探索建立与国资监管要求相符合的份额转让流程,保障国资份额资产交易的合规性;在符合投资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探索研究制定相关的监管制度,优化定价机制,完善评估体系,为省内投资份额交易提供政策依据;推动出台资产评估和转让交易规则,合理设定国有企业基金投资容错条件和追责情形,鼓励专业化运作保护合理退出。
“退出”难,除了渠道狭窄之外,如何估值、如何报价,都是待解的问题。据悉,股交中心已发起设立S基金(专做基金转让)联盟,正在推进份额转让交易平台与工商变更登记数据联通和信息共享,加快建设份额估值系统和报价平台,优化国企基金份额转让审批流程,完善政府投资基金份额转让管理规则。对于该平台转让的份额,在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时作为尽职免责、容错纠错的重要参考因素。

打造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江苏路径”
在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区域性股权市场是“新四板”,被誉为“塔基”,承担中小企业上市“苗圃”职责,从2012年起各地加快建设。但十多年来,区域性股权在服务中小企业融资之外,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在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能力、融资功能,以及运营机构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等,都存在不少掣肘。
最近一段时间,“要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发展”“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创业投资基金协同发展”“提高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股权投资的能力”等多个政策暖风频吹。
“我们在全面探索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江苏路径’。”钱东平说,《意见》对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功能定位和发展逻辑,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和政策支持引导,补齐多层次资本市场短板,引导资本要素向实体经济汇聚,对推动江苏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意见》,江苏区域性股权市场要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私募股权投融资平台、全省重要的中小企业上市孵化培育基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地方金融基础设施。而达成这样的结果,需要有优质的企业、活跃的资金、优化的生态做保障。而这需要多部门联合行动。
在企业来源方面,据悉,未来三年,纳入“专精特新”专板的“小巨人”企业不少于100家,同时引导拟上市企业、政府投资基金和国企基金投后企业进场规范发展,提升专板中的企业质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余雷表示,省工信厅将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引导企业提前进入“专精特新”专板培育,支持专板提供企业上市前规范发展的“学籍档案”。
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国栋介绍,省财政厅将引导相关金融机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双向联动,鼓励省级战新母基金下的产业专项基金按照市场化方式投资场内企业,同时也鼓励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的企业进场。同时,省财政厅还将通过适当奖补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发展。
在资金方面,《意见》强化基金协同,区域性股权市场可以在权益登记、投后赋能等方面为私募基金提供有效支持,私募基金也可借助该市场挖掘潜在投资对象。比如,支持运营机构发起设立主要投资场内培育企业的专项基金,支持运营机构对其他出资人让利,吸引保险资金、AIC基金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出资,打造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和专注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的耐心资本。
江苏证监局全程参与了江苏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工作。该局副局长毕庆锋表示,《意见》既是对江苏区域性股权市场基层建设的一项制度的安排,也是对全省资本市场以往工作的相关经验做法的一次系统集成,必将进一步推动江苏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协调联动发展。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赵伟莉 何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