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汇点讯 1月17日,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组织评选的“2024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揭晓。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力主持发布研讨会。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张镭做评选项目介绍和榜单发布。
202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更加明确,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一步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健全,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民生保障更加全面,公民合法权益保障不断加强。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在对2024年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法治事件进行持续跟踪的基础上,经过初选和复选,确定了20个备选事件。此次评选经由30位中国著名法学专家教授和20位资深法律专家正式投票,最终确定了“2024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榜单的入选事件和提名事件。
其中,“2024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分别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布局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深化改革;全国各地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全国各地组织开展第七个“宪法宣传周”活动;中缅联合打击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标志性重大战果;香港立法会全票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内地与香港民商事安排正式生效;刑法修正案(十二)正式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适用公司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的司法解释作出备案审查,最高人民法院迅速予以落实。
“2024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提名事件分别为:九部门联合发文确认家庭暴力证据标准;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依法化解地方债务;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相关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全国各界广泛参与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案的讨论;国务院调查组公布罐车混运食用植物油事件调查结果;全国人大常委会终止审议民事执行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式实施;三名强奸未成年人主犯被依法执行死刑;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核准对12-14周岁未成年人启动刑事追诉等入选2023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提名事件。
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夏锦文;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孟鸿志;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方乐;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蔡道通;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丰霏;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教授、金陵科技学院立法研究院院长刘小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钱宁峰;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浩;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欧阳本琪;江苏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顾问刘克希应邀对“2024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作专家点评,并就入选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改革与法治的辩证统一”“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价值意蕴作深刻的理论阐释和案例总结。
今年是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第十年发布“年度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是江苏省新型高端智库,中国智库索引“CTTI2022年中国高校百强智库(A+级)”。研究院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品牌项目建设推动智库发展。“年度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评选作为研究院智库建设工作中的品牌项目之一,始终坚持客观的态度和多重的视角,全面展现新时代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前行方向。2018年,该活动在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和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联合举办的“2017CTTI—BPA智库最佳实践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智库最佳活动一等奖。
此次最新评选出来的“2024年中国十大法治影响力事件”重点反映了2024年度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在宪法实施、公权力行使、公民权利保障、公民法治意识成长等领域的现实状况,以及在立法发展、司法改革、“一国两制”制度完善、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公民法人合法权益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