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老集市人气旺焕发新活力 从“赶”到“逛”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央视网消息:随着春节临近,大家陆续回乡过年。作为春节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在老家赶一次农村大集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新选择。眼下,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又有哪些新变化,一起去山东临沂看一看。

一大早,记者来到了位于山东临沂市沂水县的农村大集。 俗话说“赶集要趁早”,说的就是早起赶集能够买到最新鲜的蔬菜和肉。但让记者没想到的是,临近中午,大集上的人才渐渐多了起来。

约上三五好友前来游玩,带着孩子家人感受热闹的气氛,在大集上记者发现,逛集的人更年轻了,各类小吃、糕点最受人们的欢迎。

农村大集人气旺的背后,还多了不少怀旧的情怀,在集市上,手工竹筐、桌子等老物件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关注。

“玩转”大集 感受乡村文化活力

逛农村大集,不仅能从热闹欢乐的氛围中感受新年将至,也能体验到丰富的娱乐活动。在大集上我们结识了一群来自十里八乡的普通村民们,他们不是商户,但却是集市的“主角”。一起来看看。

当记者来到临沂市沂水县的农村大集时,正赶上村民们自发组织的唱歌活动。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镇王家洼村村民王京川称:“音响都是我买的,就是我组织着,我也不搞直播,我就唱着玩,为了大家伙开心,我自己也开心。”

唱老歌、跳广场舞,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村民对附近大集的举办时间和地点如数家珍,每逢赶上大集,他们便积极前往,在大集上参加各种活动。

在另一个大集的现场,记者看到一支业余锣鼓队正在排练,队里负责人是个年轻人。他告诉记者,受到家里人熏陶,自己从小便爱上了敲锣打鼓,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锣鼓小刘”。

锣鼓队负责人刘富源称:“过年的时候,村里领着拜个年,咱们县里年年有锣鼓秧歌节的比赛,18个乡镇都去比赛,我是年年去。你把过年的这个气氛带动起来,它才有个年味儿。我的爷爷就是老一辈的锣鼓匠。我的爷爷说这是一项传承,你不能把这个传承丢了。”

因为热爱,“锣鼓小刘”带着大伙在大集上排练、表演,久而久之,队伍里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据了解,目前临沂全市约有大集400多个,春节期间,赶集的客流量预计将达到500万人次。

山东省临沂市商务局副局长庄金才称:“农村大集不仅是一个消费的平台,大家可以在大集上交流互动,集市上还有很多多彩的活动,群众可以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的特长。如今的大集,已经发展成了展现农村精神面貌的新窗口,也是过年年味的重要体现方式。”

重庆:逛大集 涮火锅 感受传统年节氛围

下面我们再到重庆去逛逛,这几天重庆多个地方的特色大集热闹开启,涮火锅、看表演,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

在重庆永川区城市中心的兴龙湖公园,以古风形式打造的新春年货一条街人头攒动,市民不仅能在市集中购买到心仪年货,还能在这里欣赏各种非遗表演,参与汉服巡游、新春游园等沉浸式体验活动。浓郁的年味还吸引了国外留学生。

夜幕降临,在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前的广场上,华灯璀璨,大家走进1000平方米的火锅宴会场,在寒冬中感受火锅带来的融融暖意与欢乐氛围。

除了吃火锅,现场还有年货大集,汇集腊肉、香肠等各类年货年礼,市民们徜徉其间,感受传统年节的浓厚氛围。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