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电影《小小的我》上映。这部励志影片,将不同于“刻板印象”的残疾人群体形象,推至大荧幕前。而在江苏,一群“小小的我”从电影走进现实,以自强不息活出精彩。南京残疾人运动员在巴黎残奥会后获得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全年23名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在省级以上比赛竞赛中获得佳绩……1月19日,长期关注残疾人群体的省政协委员、南京市残联党组书记陈芳,与记者分享了2024年一个个令人倍感振奋、倍感自豪的消息。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直以来,陈芳密切关注着残障人士的社会生存与就业问题。过去一年里,南京市残联多措并举破解残疾人从业“不胜任”、择业“路径窄”、企业“不愿招”、就业“不长久”等难题,助力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目前,南京市残疾人就业率达64%,培训残疾人2028名,净增就业2874人,应届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率100%。此外,南京市残联还升级改造了科技辅具器具展示体验中心,打造全省首个残疾人辅具租赁资源中心,建设22个数字化辅具租赁点,为3437名残疾人适配辅具。
“把残疾人的点滴小事当成我们的头等大事,才能托起他们‘稳稳的幸福’。”经过多次的走访调研,陈芳将目光投向了实实在在的细微处——无障碍环境建设。“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盲道建成后被电动车、共享单车等占用或被花坛、花木枝条等挤占,影响视障人士、老年人等公众出行安全。”陈芳告诉记者,截至2023年末,江苏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首次突破2000万,占常住人口的24.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573万人,占比18.4%,加上有无障碍需求的残疾人、孕妇、儿童、伤病人员等,社会对无障碍环境的需求广泛而迫切,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目前,现状与现实需求还不能完全适应,亟需高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据此,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她带来了关于“高质量推进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提案。她期待,未来适时制定出台《江苏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更好地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等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弱有所扶 宁享幸福”品牌被持续擦亮。
当越来越多“小小的我”努力地向社会走来,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在陈芳看来,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只有全社会更多的“播种者”和“耕种者”共聚“春天的事业”,才能绽放出最璀璨的美好。用真诚、爱心、温情汇聚起残疾人事业发展强大合力,定能让更多“小小的我”活成“精彩的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亦丹/文 滕升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