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过去的2024年,改革按下“加速键”,资金投向早期、成长期,培育科技创新;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进场;探索S基金、并购重组路径,解锁基金退出机制……面向崭新的2025年,创投机构又将怎样启航?
“2025年,我们公司将继续与产业资本、上市公司、市场化投资人继续深度合作,继续坚持‘慢就是快’的理念和‘精准狙击’的打法,布局重点产业和技术方向。”国鼎资本投资总监范博文说。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专业从事军工、航空航天领域投资的民营机构,国鼎资本成立于2014 年,深耕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符合国家战略、高速成长新兴科技领域。重点关注以核心技术为驱动、产业链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目前,该机构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20亿元,每一期的基金规模大约在2到4亿元,投资企业数量40余家,涉及行业包括军工的电子信息化、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至2024年底,已有10家被投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而在国鼎资本投资路径下,也不乏江苏企业的身影。范博文表示,从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的角度来说,国鼎资本更多关注大产业背景下,产业上游的核心配套和零部件部组件原材料环节。而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产业链基础较为完备,国鼎资本在投资过程中,产业链上游会涉及大量的江苏企业,它们的成长性、创新潜力巨大。
范博文以商业航天领域为例,从事火箭制造、发射、运载等公司,火箭的生产需要一个关键部件就是传感器,借助传感器实现压力、速度、加速度、温度等指标感知。在该细分领域,很多的传感器都是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国鼎资本在早期投资高华科技,该公司已在2023年上市。
在生产环节,目前一些商业航天公司也在采取增材制造的方式,用3D打印的方式去制造火箭发动机,该种制造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粉末形式的金属原材料,比如钛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末等。而在上游则有专门的粉末供应商,国鼎资本投资的徐矿集团旗下的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国内增材粉末领域的龙头企业。而追溯到粉末的上游,就需要高温合金母合金的供应商。去年,国鼎资本在宿迁投资了江苏奇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专注高温合金母合金、丝材、制氢电极网和催化剂等高端特种金属材料生产和研发。“在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有江苏企业的身影”范博文表示。
在新兴领域,江苏企业的创新也在不断加速。范博文介绍,低空经济领域中,飞行装备的螺旋桨旋翼、结构件等部分都适合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制作,包括小型卫星的一些结构骨架也适合通过复核材料制造。我们在苏州就投资了一家复合材料3D打印的企业——阿奈索三维打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该企业创办于2023年,专注于高科技复合材料连续纤维3D打印。“我们认为该企业在碳纤维领域技术创新处于行业前沿,而其解决方案正在重塑高端制造业的生产范式,看好该技术对于未来产业变革潜力。”范博文表示。
范博文表示,2025年,国鼎资本将继续聚焦核心产业链,探索大产业下结构性的机会,包括了核心的配套、核心的零部件、核心的原材料。“我们会更加倾向于关注具有降本增效潜力的以及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企业。此外,我们也会关注将传统产业中的工艺与AI等新技术进行探索结合的企业。”他说。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