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这里像家,院长就像我们的女儿”

交汇点讯 “我和老伴是这里的第一批住户,8年多来,工作人员对我们的照料无微不至。院里越来越像家,院长就像我们的女儿!”1月20日,位于徐州市鼓楼区丰财街道的白云山颐养园内,80岁的高秀珍奶奶感慨地说。临近春节,这个地处老城区的养老院装点起红灯笼和中国结,老人们在护理员的看护下来到院子里晒太阳、做保健操,处处洋溢着温馨喜庆的氛围。

高秀珍奶奶口中“像女儿般的”院长正是江苏省政协委员、徐州市鼓楼区白云山颐养园院长周长芝。连日来,周长芝作为来自养老行业一线的政协委员,围绕如何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提交、附议的6件提案全部立案,其中包括加强养老护理人才建设、加强医务社工队伍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应对老龄化等主题。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不断完善“苏适养老”服务体系。在白云山颐养园,老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正从老有所养向老有“善”养悄悄转变。记者看到,该颐养园设置了生活照料区、康复理疗区、文化娱乐区等。每天,老人们都在护理员陪护下锻炼身体,开展唱歌、做手工等文娱活动。针对失能老人的特殊需求,该颐养园还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服务方案,由专业的康复师定期为相关老人进行指导训练,帮助失能老人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截至去年,我们的17名护理员实现全部持证上岗。”白云山颐养园副院长王赢介绍,该养老院以人才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医养结合的服务体系,把组织护理员基础培训列入重点工作,开展老年心理学、基础护理知识、急救技能等培训,让员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也是在去年,通过院长周长芝的努力奔走,白云山颐养园与幸福园普惠养老服务中心联合探索运营新模式——开设门诊,让老人们在院内看病可以刷医保。“我们的医疗团队有20多人,包括中医科、康复科和内科,为两家养老院提供专业细致的医疗服务,有效满足了老人们的就医需求。”

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去年以来,丰财街道依托“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定期为白云山颐养园送服务、送关爱,并协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养老机构的食品、消防、设施设备等安全保障,全年开展相关志愿服务100余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岳旭

责编:张涛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