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化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是我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实践之一。去年,江苏出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将39个片区培育与300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并推进,省级财政三年计划投入89亿元予以专项支持。通过片区组团、整体联动,着力推进乡村均衡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建设中,存在着片区建设协同性不够、乡村建设同质化、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
本次两会,盐城代表团中,由盐城市盐都区旺绿家庭农场主孙阿宝、东山精密集团党委书记计亚春,以及盐城市盐都区疾控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陈万庚三位省人大代表联手提议,从整体规划、特色传承、建管结合以及群众共建四个方面,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建设。“我是一名农民代表,最关心的是农业农村农民。”孙阿宝说。

孙阿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农村建设是民生福祉,但首先要统筹规划,对有特殊意义的乡村,要保留其风貌及特色景观,需要地方居民及村委组织参与,因地制宜,才能留住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韵味。“要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在规划制定、项目确定、工作推进上尊重民意,充分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她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何玥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