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丨“辣椒大姐”创业记

腊月二十二,江苏省沭阳县西圩乡后车村,记者慕名拜访创业自强的“辣椒大姐”李敬娣。

“快,屋里坐”!看见记者一进她的辣酱厂, 李敬娣拄一副双拐笑脸相迎。

“辣椒大姐”李敬在酱菜车间。 人民网记者 张玉峰摄

厂子不大,连同11名残疾人在内,也就20来名工人,她自嘲是个“小作坊”。不过,沭阳县返乡创业园西圩园区内,4000平方米的新厂房眼下正在调试设备,春节后生产就能大变样。“现在的腌制车间地方受限,产能时常跟不上,乡里知道后,3个月前主动帮着找厂房。”她说。

李敬娣今年53岁,土生土长的后车村人,小儿麻痹症造成她双下肢重度残疾。

8年前,李敬用打小跟母亲学来的手艺,在县城不足40平方米的车库里摸索腌制酱渍辣椒,拿给街坊邻居们品尝,“大伙儿都夸味道好,让咱有了信心!”

李敬娣在直播间销售自家生产的酱菜。 受访者供图

2018年,李敬娣注册了公司回村办厂,她最在乎的还是品质。“放心吃,咱家的产品不含防腐剂、添加剂,配料表很干净。”从去年开始,李敬一天两场线上直播。因为是坐着直播,没人知道她是残疾人,回头客靠的就是她家的酱菜地道。

“对了,我们的食材都来自本村。”李敬娣说。

前些年,李敬娣和村里30个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形成50亩辣椒地。春季栽苗,收获期持续到霜降前,每亩地收上1500多公斤小米椒,农户收入能有5000多元。地不闲着,秋冬季再接着种蒜,还能为厂里的糖蒜制作提供原料,乡亲们又多挣一点。

在李敬娣的带动下,不仅这些农户跟着有钱赚,在厂里打工的残疾人每月也有2000多元的收入。

“将心比心,能有今天也离不开大伙儿的帮衬。”李敬身残志坚,也心怀感恩。去年,她被纳入专门面向残疾妇女的“美丽工坊”项目。前几天,她又接到县里“红色直播间”的邀请,春节期间参加直播助农活动。眼下,年货大集一场接一场,他们的产品在集市上也是抢手货。

工人在新厂房调试设备。 人民网记者 张玉峰摄

公司去年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春节后就要搬进新厂房了,李敬娣期待着来年大干一场。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