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体感温度逼近零下20℃!今冬“最冷一天”该如何保暖→

蛇年第一场寒潮已经登场

接下来两三天

寒潮将日行千里

快速横扫我国大部地区并直抵南海

中东部大部将迎来今冬“最冷一天”

今天(7日)到8日晨

是此次降温影响的核心时段

极地冷气团来了!

北极冷空气直抵家门口

此次寒潮实力不俗,它的前身是极地冷空气,顺着极地涡旋南下后,又在途经西伯利亚时进一步增强,由于行经速度快,损耗低,自极地一路“顺风保鲜”派送到我国,因此寒意十足,可以说是“北极想你的风又吹到了家门口”。

△从北半球形势场图可见,极地涡旋出现明显南落,导致其后部冷空气顺势而下。(图源:中国天气网)

对中低纬度地区而言,极地冷气团并不常见,一旦出现就需重点关注。

由于本次寒潮抵达时间是立春之后,加之在此之前已有一股冷空气先行降低了基础气温,因此本次寒潮降温幅度不及1月出现的上一股寒潮,但是会更冷。

大风+寒潮预警

中东部大部将迎“最冷一天”

2月7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黄色预警,预计7日8时至8日8时,内蒙古东部、华北北部、山东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是大风核心区域,最大阵风可达9—10级。

2月7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7日到8日晨是此次降温影响的核心时段:

  • 7日降温范围最广,华北、黄淮将成为降温核心区域,最高气温降幅可达10℃左右,局地或现同期少见的冷意。
  • 8日降温区域继续南扩,河北南部到江苏、安徽等地最高气温将只有0℃出头,江南多地最高气温则只有5℃上下。

最低气温的低点则多在8日—9日早晨,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到贵州南部—南岭一带,长江以北地区最低气温普遍不足-5℃,黄河以北地区多在-10℃以下。

蛇年首场寒潮有什么特点?

“极端性”大风来袭

此次寒潮由于冷高压前部气压梯度大,梯度风效应显著,大风的影响比雨雪的影响更加明显。

对于雨雪,南方大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雨夹雪。偏北一些的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和吉林等地有小到中雪,但雨雪范围较上一轮寒潮更小。

罕见!北京出现13级大风

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昨日(2月6日),北京市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大风降温过程。

6日08时至7日06时,北京全市561个测站中8级以上阵风站数为311个(占比55.4%),9级以上98个(占比17.5%),10级以上32个(占比5.7%)。极大风风速出现在延庆二海陀,为40.2米/秒(13级)。

“极端性”大风什么概念?

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琳娜表示,此次北京的大风具有一定极端性,主要表现为风力远超历史同期。历史上观象台最大的阵风出现在1994年的2月8日,9级风,21.9米/秒。

风寒效应显著

此次冷空气还伴随明显降温,低温叠加强风,风寒效应显著。

风寒效应作用下,北方6日晚间至7日的体感温度将比实际气温还要低5—15℃。像北京,6日起三天最低气温都预报了-11℃,风力4级左右的加持下,体感温度甚至会接近-20℃。

什么是风寒效应?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原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介绍,风寒效应是指在一定气温下,因风力的增加而造成体感温度比气温明显偏低。这是因为风会加速人体热量散失,使体感更冷。具体来说——

  • 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体感温度会降低3℃到5℃;
  • 而在0℃以下时,风力每增加2级,体感温度会降低6℃到8℃。

“北极版”寒潮来袭

3招升级你的保暖技能

护好寒气入口

防寒是保护关节、预防心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措施。护好头部、颈部、后背、双脚、肚脐、膝关节等“寒气入口”,整个人会暖和很多。

戴帽子,保暖“头等大事”!

研究表明,静止状态下不戴帽子,气温15℃时,人体约1/3的热量会从头部散发;而气温在4℃左右时,约一半的热量从头部跑掉;-10℃时则会丧失3/4的热量。

△图源:中国气象局

盖被子顺序有讲究

寒潮来袭,晚上睡觉时被子怎么盖才保暖?

1.人—毛毯—棉被

保暖指数:🔥🔥

如果先盖毯子,毯子的纤维之间空隙少,蓄热后难以散热,被子的保暖效果就会被削弱。

2.人—棉被—毛毯

保暖指数:🔥🔥🔥

被子比较蓬松,身体将热量传给被子后,被子会膨胀并蓄积更多热空气,进而再将热量回传给人体,起到保暖作用。

3.毛毯—人—棉被

保暖指数:🔥🔥🔥🔥🔥

棉被和毛毯都有蓄热效果,下铺毛毯、上盖被子的夹心盖法,可达到为人体上下双重锁温的效果。

多吃红肉能御寒

猪肉、牛肉、羊肉等畜肉因为呈暗红色,被称为“红肉”。这类食材能提供优质蛋白质、铁、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寒冷的天气里,畏寒的人群可以多吃些红肉有助增强抗寒能力。

在此提醒您

这次寒潮“脚程”快

预计9日—10日大部地区气温

就会摆脱低迷状态

最冷时段不会持续太久

大家需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户外活动注意防风

远离临时搭建物、广告牌

责编:刘艳元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