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观察 > 正文
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高校应将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党建工作,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精神支撑。

教育家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时代意义

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将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党建工作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教育工作者政治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还能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为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教育支持。

一是有助于培养高素质教育人才,提升教育质量。将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可以引导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融合不仅有助于坚定教育工作者的政治立场,提升其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平,还能通过其言传身教,影响并培养出更多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学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育家精神的融入还能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有助于引领社会风尚,传递正能量。将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党建工作,可以引导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人生追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高校党建工作的示范引领作用,可以推动整个社会对教育家精神的认同和尊重,形成崇尚教育、尊重教师的良好社会风尚。此类正能量的传播,不仅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准,还能激发更多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投入,共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三是有助于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进程,适应时代发展。在党建工作的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得以积极探寻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与新路径,从而推动教育实践的创新与进步。同时,教育家精神的融入亦能促进高校与国内外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此类融合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及国际竞争力,还能为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撑。

教育家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实现路径

教育家精神不仅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灵魂,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精神瑰宝。为确保教育家精神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教师党员队伍素质以及创新党建活动形式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一方面,高校应依据实际情况,科学构建基层党组织架构,确保各院系及各部门党组织的全面覆盖,进而形成一个上下联动、执行力强的组织体系。同时,要明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其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教育家精神在各项工作中得到体现和贯彻。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要提升教师党员队伍素质,发挥示范作用。一方面,加强政治引领是提升教师党员队伍素质的前提。要通过组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引导教师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党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育人观,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和引路人。另一方面,提升业务能力是提升教师党员队伍素质的关键。要通过组织教学研讨、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党员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要鼓励教师党员在教育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成果。此外,发挥示范作用是提升教师党员队伍素质的核心。要引导教师党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展示教师党员的教学风采和育人成果,激励其他教师积极学习并践行教育家精神。

最后,要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弘扬教育家精神。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是提升党建工作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首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创新党建活动形式的重要手段。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党员深入了解教育家精神的现实意义,增强其对教育家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利用新媒体平台是创新党建活动形式的新途径。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教育家精神的宣传材料和学习资料,扩大其影响力和覆盖面。同时,可以组织线上学习交流、互动问答等活动,增强党员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最终,强化校际的交流与合作是创新党建活动形式的拓展方向。通过与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共同举办教育家精神研讨会、论坛等活动,促进教育家精神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传播与实践。通过校际的交流与合作,以汲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在党建工作领域的先进经验与实践策略,从而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持续创新与进步。

徐婷婷(作者为南京审计大学讲师、南京审计大学泽园书院党委副书记;本文系“弘扬教育家精神”党建专项课题)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