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更好释放户外运动经济潜能

作者:敖阳利(媒体评论员)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共同发布《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初步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目标。这一利好政策既顺应了人们专业化、多样化的运动健康需求,又明确了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户外资源利用、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的方向,为积极培育户外运动新经济增长点注入“催化剂”。

登山徒步、环海骑行、草地露营、自驾越野、高山滑雪……近年来,户外运动不再是少数人的业余活动,而是成为全民参与的生活风尚,成为大众休闲娱乐与追求健康生活的重要方式。从城市周边的郊野公园到偏远的山川湖泊,从蜿蜒的海岸线到广袤的草原荒漠,都留下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足迹。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已超4亿,不同年龄、职业的人们纷纷投身其中,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释放压力、挑战自我,享受着户外运动带来的乐趣。

我国地域辽阔、山川秀美,具备发展户外运动的天然优势,目前已有不少高质量的户外运动目的地。比如,吉林长白山、云南大理、四川四姑娘山、海南三亚等地经常举办各类户外运动赛事和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户外运动爱好者,形成了浓厚的户外运动氛围。

户外运动热潮的兴起,为培育和壮大新经济增长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装备制造为例,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轻量化帐篷、专业冲锋衣、智能穿戴设备等高端户外产品付费,持续驱动各类装备的创新升级,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催生出众多新兴的制造企业与品牌。

同时,马拉松、登山节、戈壁挑战等各类户外运动赛事蓬勃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大众参与的热情,在拉动消费、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兰州马拉松期间,外地选手来兰州参赛,平均在兰州停留时间为3天,参赛期间人均消费4333.44元,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迎来消费高峰,赛事累计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5.3767亿元。

此外,户外运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成效显著。例如,户外运动与文旅产业融合,为人们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与康养产业结合,开发森林徒步、温泉疗养等项目,激发了银发经济潜力;与乡村全面振兴结合,借助乡村马拉松赛道、农事体验露营地等,吸引城市游客前往乡村,带动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发展。展望未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户外运动还将与更多领域深度融合,创造更多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指导意见》的出台恰逢其时,顺应了时代趋势。其核心目标就是以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为着力点,加大各级政府资金资源支持,增强户外运动目的地品牌效应和国内外影响力,打造高质量户外经济集聚地,让更多人共享户外运动发展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政策东风下,当前户外运动的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来黄金发展期。在此关键节点,须以《指导意见》为行动指南,凝聚各方力量,全面释放户外运动的经济潜能。

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细化政策配套,科学规划户外运动场地,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周边配套设施,规范市场秩序,为户外运动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须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加大户外运动装备研发、服务和模式创新力度。在装备研发上,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出更轻便、更耐用、更智能的户外运动装备。在服务创新方面,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户外运动的需求,让户外运动更加有力驱动内需,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7日 02版)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