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竣工、后脚又开工,江宁区将军大道以东、汤佳路以北处,来自南京恒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两个省级重大项目“无缝衔接”——总投资10亿元的恒立智能电动控制产品生产基地项目今年7月份将率先投产,新开工的扩能项目则预计2027年投产,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50亿元。
近日公布江苏2025年省级重大项目,来自南京的实施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99.5亿元,比去年增长7.9%,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1月27日,龙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南京发布2025年重大项目名单,共计500个项目中,实施项目达到443个,释放出“马上就干”的劲头。
“大块头”几乎撑起了南京项目建设的半边天。总投资50亿元及以上项目贡献了年度计划投资的36.5%,实施项目中,总投资100亿元及以上项目达到31个。
总投资100亿元的南京OVU雨花智谷项目,由中电光谷拿地1000亩在雨花“新滨江”片区建设,将打造百万平方米体量的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区,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不少于10亿元。其中,一期首批供地约121亩,投资12.1亿元。
雨花台区软件产业规模占到全省五分之一,为改变偏“软”的产业结构,该区以“软硬结合、数实融合”战略打造“新滨江”,这里集中了该区80%以上的未开发用地。从武汉远道而来的中电光谷产业生态研究院副院长袁虎成表示,对于新型制造业,软件是“大脑”,工业是“身体”,“新滨江”既能链接到软件谷的研发资源,又有深厚的制造业功底。
双方一拍即合,进程一再加快。原本两年才能走完的流程,压缩到了一年。袁虎成透露,一期项目定制展厅将于今年10月交付使用,首批企业计划明年3月入驻投产。
2月13日,南京召开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引育和建设推进会,全市聚焦主导产业抓项目建设,找准优势领域细分赛道,促进形成集聚集约、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各展所长的发展格局。
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总部、中心、平台、基地项目列入南京市重大项目,包括腾讯华东云计算基地、阿里巴巴江苏总部、中国东部(南京)农业科技创新港等。
位于建邺区友谊街与庐山路交叉口的南京阿里中心,未来将成为阿里巴巴江苏总部的驻地。这是阿里巴巴控股集团在江苏省内首个自建自持园区,也是南京河西南地区规模体量最大的互联网大厂园区,总投资约81亿元。去年5月,项目三期地块全部实现封顶,9月首期地块竣工并投入运营,预计明年全部竣工交付。从今年上半年起,阿里巴巴江苏总部的各业务板块就将陆续入驻。
“围绕‘人工智能+产业’方向,发挥阿里、小米、恒生电子等链主企业带动作用,集聚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生态链企业,推动阿里达摩院、魔搭社区、阿里校友会等项目落地挂牌,支持阿里打造AI创新中心。”河西中央科创区管委会筹备组相关负责人说。
南京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年500个重大项目中,228个集中在先进制造业,比上年增加36个,年度计划投资同比增长8.8%。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制造业发展新战略,南京集中要素资源保障产业项目落地,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
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机械驱动正朝着电液结合,尤其是电动化方向转型,日本、美国、德国的龙头企业都争相布局。作为国内液压龙头江苏恒立液压兄弟公司的南京恒立智能,在此背景下于2021年成立。“它肩负着我们突破技术瓶颈、打造国产智能电控核心竞争力的重任。”企业总经理贾上青说。
成立第二年,企业在江宁开发区拿地49亩,建设智能电控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包含高标准生产车间、研发中心、试验中心及配套设施,将填补我省在新能源工程机械动力系统领域核心部件的空白,形成年产智能电动控制产品5万台套的能力。
“就是在一期厂房建设的关键时期,江宁区帮助协调了临时厂房、人才公寓,让我们在过渡阶段正常运转,顺利完成24款新产品的研发。因此我们决定追加二期投资。”贾上青说。
南京强化对民间投资发展的支持,民营企业投资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同比增长2.6%,新开工项目中民营企业投资项目数量占比达64.6%。
今年的省级重大项目中,来自南京的实施类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99.5亿元,比去年增长7.9%,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南京的板块项目提升较为明显,各板块均有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江北新区、江宁、浦口等工业大区的年度投资占比较多,栖霞、六合、秦淮、建邺等同比也实现较大增长。
其中,江宁区的省级重大项目数量占南京全市30.2%,省级重大项目数量和新开工项目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该区突出项目对经济支撑、产业结构和持续发展的鲜明导向,共编排年度重大产业项目298个,其中实施类产业项目211个,总投资1705.5亿元,为近5年来最多的一年。今年将实现新开工项目一季度40%、二季度80%、三季度100%的开工目标。
秦淮迎来了今年南京主城板块的首次重大项目市级开工活动——总投资约45.89亿元的西五华里休闲文化街区项目,共分为6个地块,将在城墙脚下、秦淮河畔打造一个传统风貌与现代商业相融合的街区,串联呈现“十里秦淮”文化盛景,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营收20亿元。该区已连续三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于南京全市第一,重大项目招引数量、投资规模稳居主城前列。
西五华里休闲文化街区项目体现了南京今年项目清单的另一特征:除了金陵石化、扬子扬巴等体现既有产业优势、引领结构升级的百亿级“压舱石”,还有越城天地文化旅游街区、双塘园文化休闲街区、军人俱乐部商业街区等彰显城市历史风貌的文商旅融合项目。
一着不让抓产业抓发展的同时,南京内外联动持续做强城市枢纽功能。特别是紧扣“两重”“两新”决策部署,落实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大对带动性大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能源及生态环保设施项目的安排力度。
南京市级重大项目的66个基础设施与社会民生项目中,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类占比一半,包括上元门、建宁西路、仙新路3个过江通道,南京港龙潭港区七期工程、南京北站综合客运枢纽等13个铁路、公路、水运、机场设施等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