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地评线】听·见丨防伪码不“防伪”?这不是小问题

商品包装贴上了“防伪码”,就一定能证明商品是正品吗?近日,多名消费者在某网络平台反映称,他们网购的多个品牌服装和化妆品的“防伪码”是假的。扫描商品上的防伪码会跳转到非官方网页,显示产品为正品,但是通过官方公众号扫码验证时,却显示“防伪码不存在”。

防伪码,顾名思义,是起到防伪查验的作用,相当于商品的“身份证”,消费者扫一下码,就可以通过查询的信息来确认商品是否为正品。然而,防伪码却成了造假的重灾区,据媒体报道,这些假防伪码的生产技术难度并不高,价格也十分低廉,一枚防伪码的价格甚至低至几分钱。除了防伪码是假的,就连跳转的网站也是山寨的,消费者如果不仔细去商品官网查询,就很容易被蒙骗。

防伪是如何造假的?防伪码和查询系统的设计、生产、搭建已经发展成了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相关供应商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枚小小的防伪标签上可以同时印上二维码、网址和电话三种验证途径,为消费者提供了看似可靠的验证手段。另一方面,防伪码技术门槛并不高,企业可以定制自己的验证系统,或模仿官方防伪界面欺骗消费者。

防伪码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本应该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武器,如今却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护身符”,助长了假货的流通,扰乱了市场秩序。

这背后也反映了多方监管的不力,相关部门在防伪码的生成、使用、验证等环节上,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管体系,电商平台也没有针对仅凭防伪码扫描失败就退货退款的规定,因此往往会以“无法证明商品本身为假货”为说辞推卸责任。

对此,首先应当加强防伪码技术的安全性,提高防伪码的复杂度和难以复制性。比如可以建立完善的防伪码管理系统,确保防伪码的生成和使用过程严格受控,加强对防伪码印刷、贴标等环节的监管,防止防伪码在流通过程中被替换或伪造。

此外,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对伪造、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不法商家进行严厉处罚,从而减少造假行为的发生。

而电商平台作为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应当加强对入驻商家的审核和管理力度,确保商家所售商品的质量和真实性。同时,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维权渠道及解决方案。

当然,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性,学会辨别真伪,了解防伪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常见的伪造手段,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需要强化的是,防伪码造假问题并不是小问题。监管部门、企业、行业组织需要多方发力,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让防伪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消费者能够安心购物、放心消费。

责编:郑亚群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