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吃食与赏味,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生活哲学。提到家乡美食,你会想起什么?在南京浦口,有这样一道五香牛肉,承载了百余年的传统技艺,肉质鲜嫩、醇香可口,是周边居民日常饭桌上的“主角”之一。
传承百年技艺,“卤”出“美味人生”
挑选肉质紧实的农村散养水牛肉,精修掉多余油脂、切成合适的大小,再根据温度的不同用盐腌制1-2天让牛肉入底味、去除血水,在汤底中加入几十年循环卤制的老卤汤提增鲜味……一块牛肉从选料到制作完成,至少需要3-5天的时间。

“我们的营销模式一直是‘小而精’,更加注重牛肉的品质、口感和制作工艺。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是销售旺季,很多消费者都会将五香牛肉作为家庭聚会以及礼赠的首选。”2023年,桥林五香牛肉入选浦口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艳萍成为桥林五香牛肉传统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家中经营荣兴牛羊肉馆至今已有百余年,迄今已6代相传,其第三代传承人王守道还凭借精湛手艺被记载入江浦县志中。受父辈的影响,王艳萍从城市回到了家乡,在这三尺灶台前“卤”出了属于自己的“美味人生”。

2008年,王艳萍从河海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在外工作三年后,她决定回到家乡,将这份技艺传承下去。“小时候只要一放假我就会在店里帮忙。”跟在父亲的身后,从挑选牛肉到调配香料,再到最后放入锅中,在柴火灶上进行卤煮……这是独属于王艳萍的儿时记忆。“刚开始家人是不太同意我回家接手经营的,总觉得太苦太累,我觉得我们家这么好的传统技艺如果不被传承下来,那就太可惜了。我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人了解、品尝到我们家的产品。”
“大IP”加持,撬动特色产业“特”优势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让这样一份拥有着百年非遗技艺的美食得以传播推广,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品尝到呢?
“我对我们家牛肉的品质、口味很有信心,也希望能让更多人品尝到。”凭借其过硬的品质,桥林五香牛肉被遴选进入浦口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浦食浦味”。
近年来,浦口区以“浦食浦味”为大IP,推出浦桥玉剑绿茶、星甸西甜瓜、后圩螃蟹、桥林茶干、永宁青虾等“品牌矩阵”,通过统一品牌推广、统一包装销售,拓宽区域农产品销售渠道,以品牌化带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作为桥林街道的特色美食,桥林五香牛肉凭借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以前我们一直是以线下经营为主,多是老客户回购。近两年也开始参与一些展销会、市集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家牛肉感兴趣,王艳萍也感到十分自豪,“对我来说五香牛肉不仅仅是童年的记忆,更是一份传承,是属于桥林人记忆深处的老味道。”

用好“非遗+”,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
在“浦食浦味”的助力下,桥林五香牛肉不仅销路更广,在品牌包装、品牌营销等方面也有了升级创新。

王艳萍表示,桥林五香牛肉成功申报非遗后,也让自家6代相传的百年技艺得到了认可,“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定要将产品的品质做得更好,更用心地对待每一个环节。”未来,她也希望能够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进行创新融合,让桥林五香牛肉在品质、口味、包装上继续升级。在品牌发展上,积极与政府资源合作,更多地参与到线下市集、展销会等活动中;通过加强线上线下推广宣发,讲好品牌故事,扩大品牌影响力;大力拓展多平台销路,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品尝到这道非遗美食。
通讯员:高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