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邮保险杯”在宁高校金融消费者教育短视频大赛结果揭晓,共遴选出66件获奖作品,近日也将进行现场颁奖活动。本次赛事由江苏省保险行业协会主办,中邮保险江苏分公司承办,新华日报社财经传媒中心、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协办。

此次大赛以“数字时代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主题,历时三个月,经过赛事启动、作品征集、专家评审三个阶段,共收到数百件来自在宁高校大学生的参赛作品,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这些作品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念得到更广泛传播,展现了高校学子卓越的金融素养和创意才华。

现将获奖情况公布如下:




获奖作品评语:
一等奖:
南京财经大学《一笔贷不完》
这是一部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精彩短片,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的叙述,还原了一个女大学生从爱慕虚荣到深陷网贷泥潭无法自拔的完整故事与心路历程。短片镜头语言丰富流畅,故事情节层层递进,带给观众震动内心的视听感受。
(作者:曾雪琦、李梦瑶、伊帕热、朱维雨、黄廉伟、向泾瑞、胡子昂、顾文婧、潘先柳、晁婉鸣)
二等奖:
南京大学《希望》
短片结构完整,逻辑清晰,通过微短剧的形式,讲述保险为民,提供风险保障的意义。普及了金融知识,也让更多人关注重疾险等金融产品。
(指导老师:蒋伟 作者:刘闻生、翁雨晨、李雨桐、侯雪纯、许璐、石颖、谭皓文、邱茜茜、钟丹淳、王思雅、袁灵敏、徐苏楠、颜佳雯、闵红)
南京审计大学《个人养老金》
短片将视野聚焦于社会关注的个人养老金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街头采访与科普问答,通过视频细致解答了个人养老金的政策内容、政策利好与未来前景,具有科普价值与意义。
(作者:王语珩)
南京师范大学《飞来横财》
短片通过一个精彩的小故事,向观众展现金融诈骗令人“防不胜防”的手段,特别是以“打破次元壁”的方式让诈骗分子与大学生同框对话,具有戏剧性与创新感。
(指导老师:汤敏佳 作者:陆湘 王方琪 卢心湖 刘思娴 季家宜 曹贺扬)
三等奖: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无间道——高校反诈版》——短片通过对电影《无间道》经典片段的仿拍,呼吁大家积极举报非法集资活动,视频中成熟运用了正反打镜头与航拍镜头,令人印象深刻。
(指导老师:徐燕、解文峰 作者:陈果、林琳、叶蠢如、胡露馨)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远离校园贷》——短片简单而巧妙地通过学妹与学姐的对话展现了网贷、校园贷的后果与危害,不仅提醒大学生不要因小失大陷入贷款困境,还提出了勤工俭学等积极解决方案。
(指导老师:徐燕、解文峰 作者:陈果、林琳、陆有文、刘佳琪)
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第四十五条》——短片通过情景短剧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知识向观众介绍如何识别和预防在我们身边的潜在金融安全威胁。
(作者:赵蕊蕊、王萌、孙涵)
南京大学《普惠之光》——短片以情景故事片的呈现方式,展现了一个“普惠金融”走进校园的故事,以开放式的结尾欢迎大学生学好金融知识,用好金融产品,助力美好人生。
(作者:周姝、程佳、赵凯年、谢庆渊)
南京财经大学《守初心,铸廉心》——短片聚焦于“清廉金融”题材,利用戏剧小品的形式,呈现了主人公在守住初心与利益诱惑之间的内心博弈,并将这种心理外化为戏剧中“天使”与“魔鬼”的对抗,颇具戏剧张力。
(作者:马阳阳)
南京传媒学院《当数字金融遇上诈骗,你能通关吗》——短片介绍了多种金融诈骗手段与破解办法,其中,利用灯光造影的方式呈现金融诈骗者的形象颇具创意,隐喻着见不得光的金融诈骗犹如阴影威胁着人民的财产安全。
南京传媒学院《情暖金融路,智御“亲情诈”》——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金融诈骗的手段也变得更加高科技和难以识别,此视频短小精悍,却清晰有效地展现了AI技术在金融诈骗领域的应用案例并提醒大众注意辨别与核实。
(作者:楚迟 朱杨 星梦组)
南京大学《谨防养老金融产品诈骗》——短片以三句半小品的形式展现了“养生专家”与防诈警察的互文对话,向大众科普了包装为“养生”的诈骗手段,提醒老年人警惕温情背后的陷阱。
(作者:毛奕铭)
南京农业大学《“贷”价》——短片以一个女大学生遭遇校园贷为故事主题,展现了虚荣之后的无助与绝望,具有警示意义。
(作者:金融学院宣传组)
南京师范大学《陷阱》——短片以情景剧的方式讲述了以高回报为噱头的庞氏骗局是如何运作的,向观众进行了一场关于高回报诈骗手段的科普宣传。
(作者:反诈新传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