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专题聚焦 > 正文
南通海门东灶港项目,何以入选国家级案例?

新华日报财经讯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批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江苏南通东灶港港口收费收益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项目”(下称“东灶港项目”)成功入选,成为全国25个典型案例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是全国首单“一带一路”资产证券化项目,通过创新盘活港口收费权存量资产,募集资金反哺港口发展,为全国港口类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模式。

东灶港项目由江苏海奕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南通东灶港口发展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发行,总规模达8.22亿元,通过资产证券化创新盘活东灶港口收费收益权存量资产,覆盖港口停泊服务、货物装卸服务、进出港及靠离泊警戒技术服务与库场使用服务等。目前,该证券已全部募集发行完成,募集资金将用于改造提升东灶港现有泊位、设备、仓储等设施,全力推进港口物流产业发展。

江苏海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融资科科长唐宁介绍,东灶港口作为重资产港口企业,面临资金需求大、规划周期长、资产权属复杂等难题。集团公司紧扣国家政策方向,创新设计资产证券化方案,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为港口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案例总结中指出了东灶港项目的三大特点:一是显著降低融资成本,降幅超过100个基点;二是通过证券分层、期限设置、风险控制、引入主体评级和多元化增信等设计,提升产品安全性,保障投资人利益;三是示范意义突出,为“一带一路”相关存量资产的盘活提供了新路径,为其他港口类企业创新融资途径、推动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

东灶港码头是南通市海门区唯一的公用海港码头,拥有两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和一座引桥,全年靠泊内外贸船舶118艘次,装卸各类件杂货约127万立方米,2024年实现开票收入超亿元。作为南通港的重要港口作业区之一,东灶港的资产证券化项目对促进南通港与长三角港口群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东灶港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南通港拓展临港产业和现代物流服务功能,打造布局合理、能力充分、功能完善、安全绿色、港产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有企业有效盘活存量资产资源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海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慧花表示:“下阶段,集团将继续贯彻落实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专项行动工作要求,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摸清底数,并根据资产的不同类型,分类施策,进一步研究资产盘活方式和路径,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陈娴 通讯员 刘轩

责编:陈娟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