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公司新闻 > 正文
锚定产融结合,国联民生证券向着一流投资银行冲刺

编者按: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对促进科技、产业和金融高水平循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十分重要,是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截至2月末,江苏有境内上市公司699家,在坚守实体经济的同时,创造了诸多资本市场“首单”“首个”。为展现江苏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华日报经济周刊•财经圈》“新华日报财经客户端”“交汇点新闻”“新华报业网”即日起联合推出“江苏资本市场观察”专题策划,敬请关注。

27日-28日,正式更名后的国联民生证券以一场项目合作大会的形式在无锡首次亮相,300多家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董事长、1000多家上市公司高管、2000多名客户和合作伙伴齐聚。至此,这场历时8个月、每一步都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券商合并顺利走完第一程。合并后的国联民生证券总资产突破1600亿,成为江苏新的千亿券商。

当前,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金融资本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产业投行”为战略目标的国联民生证券,将为无锡、江苏、长三角乃至全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敬畏市场,并购之旅很顺利

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内,对于国联集团负责此次并购的团队来说,“争分夺秒”不再是一个形容词。

2023年3月15日,36.3万人围观的民生证券股权司法拍卖堪称一场鏖战,4个半小时、162轮轮番举牌,国联集团在浙商证券、东吴证券等一众“劲敌”中“杀出”,最终以91.05亿元接手泛海控股的民生证券股份30.3%的股权。

势在必得。国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许可亲自坐镇指挥,架设四条网络专线,确保秒跟每一轮叫价。“这是国联集团在金融领域深化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许可说。

国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 许可

规模和网络优势,是券商竞争的重要砝码。当前,券商行业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中小型券商压力增大。作为地方券商,国联证券的变革自2019年开始,引才、内部改革、丰富产品线、全国性布局……朝着头部券商进军。而要想做尽快做大做强,行业并购是为数不多的路径。

首战虽告捷,难啃的“硬骨头”在后面。民生证券还有45名股东,既有国资、又有民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一一谈判,各种博弈,求同存异、计划提前……那段时间,从时任无锡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调任国联集团总裁、紧接着又被选举为民生证券董事长的顾伟,率领团队奔波在各地的谈判桌上。既要维护投资者利益、又要确保谈判保密,不能造成股价波动,团队的压力无需多言。

国联集团是无锡“第一国企”,拥有国联证券、国联期货、国联信托、国联人寿、国联财务等金融机构牌照,总资产3000亿元。民生证券是一家纯市场化券商,成立于1986年,前身为“黄河证券”,总部在上海,行业称之为“投行黑马”,投行业务位列国内第一梯队。

成功操盘这一场并购,国联集团靠什么?复盘整个并购过程,市场化原则贯彻始终。可以说,尊重市场、敬畏市场、利用市场,铺就了这趟并购之旅。

收购民生证券,对于国联证券来说无疑是重要里程碑。两者合并后,优势互补,规模效应初现。有关数据显示,合并后的国联民生证券总资产规模、营收利润等指标有望进入全国前20强,核心业务指标进入行业前10。

许可称,在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等的大力支持下,国联民生证券并购重组项目仅用8个月高效落地,成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及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出台后首单券商市场化并购案例,将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凸显优势,打造产业投行

整合后的国联民生证券,将走出一条怎样的路?这也是市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此次项目大会上,顾伟发布了国联民生证券的战略规划,即以1个中心愿景、2大发展理念、3条战略目标、4项行动计划、5块业务版图为目标,奋力向打造一流投资银行发起冲刺。“发挥机构业务长板优势,全力以赴,力争在综合排名上挺进行业前十,确保核心业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顾伟说。

国联集团总裁、国联民生证券党委书记 顾伟

其中,3条战略目标指的是产业投行、科技投行、财富投行。产业投行,即链接产业资源,助力产业升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科技投行,是指强化科技基因,助力科技强国建设;财富投行是指提升投资能力,优化客户服务,守护国民财富增长。

“产业投行”成为国联民生证券打造的“性格标签”。顾伟说,国联民生证券将聚焦“产业投行”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和人才,完善构建适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更好服务区域、板块发展,助力建强企业、优化产业,加强“投资+投行+投研”联动,打造长三角产融协同标杆。

为展现国联民生证券的投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此次项目大会设立了11个专场,涵盖并购重组、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空天行业、半导体等热门话题。其中,人工智能专场围绕破局医疗革命、硬核技术矩阵、数字基建跃迁、万亿算力蓝海、智驾普惠革命、金融科技裂变以及算力终极预言等七大前沿议题展开深入解读。

“产业投行”的背后,是无锡近年来持续探索产业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方案,持续夯实产业根基、打造金融沃土与持续强化金融赋能、激发产业活力同步并行。当前,无锡正在构建以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商业航天等为代表的“465”现代产业集群。同时,无锡通过打造尚贤湖基金PARK,在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方面频频加码,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金融资本生态圈。

产业投行,意味着要坚持产业导向。据悉,国联民生证券已经对各个区域的产业进行了摸排,并派专业团队对接规模以上企业,与各区展开全方位合作。

立足产业,加快建设金融强省

国联民生证券的“诞生”,无论对于行业还是区域来说,都有着标杆性作用。

从行业来看,是券商从“同质化竞争”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从2023年开始,“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浙商证券+国都证券”“西部证券+国融证券”“国信证券+万和证券”等多起行业合并案稳步推进,券商版图正在重塑。而国联民生证券,以“地方国资+市场化券商”的混改基因,率先走向落地整合的新征程。

从区域来看,此番整合,恰是无锡“产业强市”战略下,区域产业升级诉求与金融资本的“双向奔赴”。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既广泛又深度的介入,二者形成一种双向赋能。整合后的国联民生证券,分支机构近180家,投行业务稳居全国前五,研究实力跻身行业前十……这意味着,经此一战,无锡首次拥有了全国性的准头部券商平台。据悉,未来,国联民生证券将进一步发挥无锡的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同时,也将通过国际化布局,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吸引全球资本“引进来”,在开放中实现共赢。

金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本职。当前,江苏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这是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重要抓手、重大任务。其中,创新是动能,制造业是支撑,开放是发展空间,三者紧密关联、互为支撑。而一个强大的金融系统支撑,有助于在三者间架构要素流通桥梁。

于江苏而言,金融强省建设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坚实发展,离不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金融生态,尤其是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是江苏金融强省建设的重要支撑。

顾伟认为,背靠多个全球最大的创新产业集群,扎根无锡、扎根江苏、扎根长三角,扎根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大有可为。站在全新起点的国联民生证券,坚定做科技创新的坚定陪跑者、产业升级的核心助推器,充分发挥公司资源整合和协同战略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正式开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一流现代投资银行的新征程。

策划统筹 陈晓春 赵伟莉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赵伟莉 陈娴


责编:赵文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