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智库观察 > 正文
决战“十四五” 智库新观察|激活创新动能 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推动创新的基础资源,是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能全面激活创新动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开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

坚定人才立国、兴国、强国理念

人才是决定民族兴亡、国家发展、人类进步的重要资源。它既是第一资源,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人才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六代机翱翔蓝天,福建舰海试,嫦娥六号月背“挖宝”等辉煌科技成就,凝结着无数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他们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创新,也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科技强国的国际地位。

建立政、产、教一体化的人才成长生态链

政府、产业以及教育部门应深度协同合作,强化产教融合,推动政策链、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深度衔接。政府可将社会科技人才培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完善优化设计科技人才库建设,建立科学、公正、多元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推出“定制化”“个性化”培养模式,打造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的科技人才阵地。建设跨产业、行业领域的产业联合体,探索资源互通、价值整合、利益契合的协同发展机制,提升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紧密度,实现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基础教育,强化高等教育,注重继续教育。高等教育机构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中起主力军作用;通过全过程、链条式培养,注重思维培养和视野开拓,培养高水平的基础研究人才。

优化传统和新兴交叉学科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最新科技前沿,优化高等教育布局。超前、超常布局急需学科和相关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培养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高等学校积极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加大投入与国家战略紧密相关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力度,升级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提高其适应性和竞争力;强化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深入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覆盖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搭建继续教育学习平台和网络,实现个人价值有效增值。

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国特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坚定文化自信。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在发展中贡献中华智慧,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共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我国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不断释放改革叠加效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张 渊(作者为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建筑工程学院教授;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研究项目〈19JDGC006〉研究成果)

责编:封颢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