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要论 > 正文
【地评线】江东时评|让亲水步道成为“最美风景”

最近,在无锡,有一条滨水步道很热门。全长8.5公里的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日前全线贯通,成为不少市民徒步计划的首选地。

曾经的无锡古运河畔,高墙围挡、杂木丛生,市民只能远眺碧波,难以体验亲水之乐。如今,通过岸线整治、腾地造绿、疏通全线等一系列措施,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全线贯通并蜿蜒于河岸两侧,变“隔水相望”为“亲水而行”,成为市民家门口的“最美风景”。

亲水步道,以“空间贯通、功能互补、文化联动、产业协同”,巧妙地衔接了人与自然的共生空间。这样的改造更新工程,不仅修复了运河生态,更以多层级慢行系统重构人水关系,让市民见证千年运河在生态修复中焕发新生。这样的改造更新工程,不仅仅是城市物理空间的重塑,还是城市精神文脉的赓续。从“碧波唱晚”到“惠山在望”,整条慢行系统通过“环城十三景”讲述古运河蕴藏的人文历史,成为沉浸式历史叙事载体。这样的改造更新工程,不仅是生活空间的补给,更是创新空间的挖掘。好风景带来好经济,以生态活力聚创新势能,通过丰富拓展复合业态,打造集聚人才、资本、技术、文化等资源要素的“会客厅”。

亲水步道,背后折射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自古以来,人类逐水而居,城市沿水而建。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曾说:“看世界的精彩,你一定要去水边。”滨水空间是城市中人与自然交互的宝贵空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打造可亲近的滨水空间,如今成为不少城市的选择。上海苏州河21公里岸线全面贯通,南京72公里滨江绿道基本贯通,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生态风景线,增强了周边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把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人民,把最美的风光展现在老百姓的家门口,以亲水步道连通亲民之道,正是对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的人民城市理念的践行。

(杨丽)

责编:袁媛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