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听·见丨部长细说“好房子”,传递怎样的信号?

你的声音,我们愿意听见;

你的关切,我们一同看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家希望住的房子层高能高一点,通风、采光能好一些,密闭性、隔音性能强一些,室内空气能够洁净、温度适宜,既不干燥,也不湿冷。”3月9日召开的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对“好房子”概念的阐释,让人眼前一亮。

如何定义“好房子”?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比如,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住宅层高的标准都是“不低于2.8米”。修订相关标准,把层高标准提升至“不低于3米”,显然是适应人们对于居住品质更高要求的一个具体举措。当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超过40平方米,人们对于住房需求已经开始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因此提升住宅建设标准,是必然之举。

正在组织编制的“好房子”建设指南,既有“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的技术规范,也有“全屋智能管家”的未来图景,还有保障性住房被赋予“示范工程”的战略定位,这些颇为专业的讨论,可以说不仅是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的精准回应,也成为观察我国民生政策风向的一扇窗口。

从全国范围看,“好房子”相关内容已出现在多个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主要涉及建设要求、制度保障、示范项目建设等,预示着推进建设“好房子”将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以江苏为例,今年2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加强改善型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从提升设计服务、保证施工质量、规范质量检测、严格验收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全力打造“好房子”,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那么,“好房子”如何推进建设?实际上,“好房子”不仅是增量。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新房子要严格落实安全、舒适、绿色、智慧这四大要求,已建成的包括正在居住的,可通过实施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让“老房子”变成更宜居的“好房子”。可以预见,无论新房子还是老房子,都要努力向“好房子”迈进,让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应该看到,好房子不等于高端住宅,不同面积、不同价位都有好房子。有了好房子,还要建设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好房子”其实是一个关涉甚广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新产业、新赛道。它的建设来自好标准、好设计、好材料、好建造、好服务等全方位系统支撑。随着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必然会给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和更高标准。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有好屋”,代表的不仅是高质量的产品,更是高品质生活的载体。连日来,从“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到“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再到发放育儿补贴等等,一项项民生措施,温暖人心,也在不断夯实民生之基。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文心衣)

责编:王茹雅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