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推荐 > 正文
跨越65年,我家的民族团结故事

今年藏历新年大年初一,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对于近3年没有在家过年的记者来说,今年格外隆重。

一家人相聚一堂,分享着过去一年里的点点滴滴,欢笑、泪水、艰辛、收获交织在一起,仿佛一把强力胶水,将一家人的心紧紧粘连。

每到过年,回忆小时候过年的美好时光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爷爷奶奶永远是一家人话题的核心人物。

爷爷姓严,来自青海。1958年,爷爷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前往拉萨的路,全程1481公里,一边参与国道109线的修建,一边进藏。在拉萨,爷爷与奶奶相遇并成为同事。1960年,这对不同民族的有情人在拉萨安了家,从相遇相知到相恋相伴,共同孕育了7个孩子,成为众多民族团结家庭的缩影。

今年,在边境一线工作的表哥也难得回来了,成为家里话题的另一个主题,聊天之中,表哥也跟全家人讲述了发生在边境线上的动人故事。

表哥工作的地方在几脚桥边境检查站,位于日喀则市定结县境内。作为检查站站长,表哥如数家珍:“检查站成立于1999年8月,驻地平均海拔4200米,主要担负着对进出定结县边境管理区的人员、车辆及行李物品查缉验证工作,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还负责驻地周边20公里范围易绕路段的巡逻管控等边境维稳任务。”

“但我们检查站最‘出名’的,是设立在站内的民族团结驿站,现在可是前往珠穆朗玛峰路上网红打卡点。”表哥自豪地说。

检查站是途经珠穆朗玛峰景点的必经之地。2022年,检查站利用区位优势,将疫情隔离板房升级改造成综合性服务驿站,设有休息区、住宿区、警务保障区等,配备了高原综合药箱、便捷式制氧机、饮水机、洗衣机等设施设备,为过往旅客、进藏游客和务工人员等群体提供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设立在国道219上的“五星级”暖心驿站。

说起设立驿站的初衷,表哥说:“就是想依托驿站综合服务功能,整合现有资源和设施,传递温暖、奉献爱心,潜移默化地让民族团结理念深入人心。”表哥边说边打开手机,给我看在驿站打卡的游客照片。照片里,有旅行结婚的新婚夫妻,有结伴出游的游客,也有进藏工作的务工人员,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手举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横幅合影留念,展现了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美好场景。

65年前,爷爷奶奶的汉藏家庭结合,组成了民族团结的小家;12年前,表哥接过民族团结的“接力棒”,在祖国边境完成巩固边防的光荣使命;今天,我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这些细微而感人的故事。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又老去,但唯有盛开在雪域高原的民族团结之花延续至今,常开不败。

责编:刘雨霏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