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我国核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国首款碳-14核电池“烛龙一号”在江苏问世

交汇点讯 近日,由无锡贝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北师范大学联合研发的碳-14核电池“烛龙一号”在江阴发布,这是我国首款碳-14核电池,也是世界首款基于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碳-14核电池,标志着我国核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烛龙一号”原型机

在无锡贝塔同位素标记实验室记者看到,搭载“烛龙一号”的LED灯正在工作当中,贝塔医药研发副总、核电池项目负责人蔡定龙告诉记者,它已经持续工作了4个月,累计超过3.5万次脉冲闪烁。

我们通过接入核电池储能装置后,驱动蓝牙射频芯片向外发射信号并成功接收。”蔡定龙介绍,“烛龙一号”的短路电流达282nA,开路电压为2.1V,最大输出功率为433nW,能量转换效率突破8%,展现了优秀的性能。

“‘烛龙一号’的核心创新在于采用碳-14放射性同位素与碳化硅半导体复合技术,攻克了高比活度C-14源制备、换能器件能量转换率低及稳定性差等关键技术难点,集多项突破性优势于一体。”蔡定龙介绍,碳-14的半衰期长达5730年,因而用其做成的核电池理论上拥有长达数千年的超长寿命;能够适应-100℃至200℃极端温度;2200mWh/g超高能量密度,这是三元锂电池10倍以上,以及50年设计寿命小于5%的性能衰减率;支持“毫瓦级”脉冲放电和智能能量管理。

“烛龙一号”能应用于哪些领域?蔡定龙告诉记者,这个微型核电池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在医疗领域,可为脑机接口、心脏起搏器等植入式设备提供永久能源;

在物联网领域,可支撑万亿级传感器网络并长期运行;

在极端环境像深海、南极北极甚至在月球、火星等场景,可作为无需维护保养的持续供电电池;

在宇宙深空探测领域,可助力星际航行器仪器仪表持续工作……

以医疗领域为例,心脏起搏器的电池大约为510年,电量耗尽后就需要从患者体内取出充电才能继续使用;如果用‘烛龙一号’替换在心脏起搏器上,由于其高达2200mWh/g的超高能量密度以及其长达5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病人仅需做一次手术即可,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蔡定龙举例说。

记者了解到,无锡贝塔已为200多家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和科研院所等研发的500多款创新医药农药化合物提供碳-14标记服务,并建立起了全世界独一无二、完全自主可控的碳-14全产业链体系,包括辐照靶料、出堆分离、碳-14源材料及前体化合物等,为应对全世界碳-14标记产品和标记技术的紧缺与萎缩建立了解决方案。目前该企业正在碳-14分离技术、核药、核电池等领域加速扩展。

“烛龙一号”才刚刚“诞生”,其第二代工程样机“烛龙二号”已经在“孕育”中。

“目前,我们与西北师范大学正同步推进‘烛龙二号’研发,致力于降低生产成本及缩小体积,相关成果即将推出。”蔡定龙表示,预计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推出升级版的“烛龙二号”。

届时,新推出的烛龙二号’只有硬币那么大。”蔡定龙说。

随着“烛龙”系列的成熟,我国有望在全球核能微型化应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姚政宇

图片来源 受访者供图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