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财经 > 正文
洲际航天卫星制造板块国际化布局系列之二: 马来西亚——卫星电子系统制造的东南亚中枢

继泰国卫星制造中心启动后,洲际航天近日宣布,其位于马来西亚槟城的卫星综合电子制造基地正式启用。该基地专注于卫星电子系统的研发与生产,包括星载计算机、电源控制器、通信载荷等核心模块,标志着洲际航天在东南亚的“卫星电子生态圈”初步成型。

聚焦电子优势:抢占卫星“大脑与神经”制高点

马来西亚槟城素有“东方硅谷”之称,汇聚了英特尔、德州仪器等全球电子巨头。洲际航天选址于此,正是看中其成熟的半导体产业链与高素质技术人才储备。马来西亚卫星电子基地占地8万平方米,首期投资8000万美元,配备全自动贴片生产线、高精度环境模拟测试舱等设备,可年产卫星电子系统组件超10万套。

基地采用“模块化+定制化”双轨生产模式:一方面,为低轨卫星星座提供标准化电子模块,单日产能达200套;另一方面,联合马来西亚 博特拉大学、马来西亚航天局(MYSA)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例如针对热带气候优化的抗辐射电源系统,以及适应高密度星座组网的智能通信协议。目前,该基地已获得阿拉伯星座项目50%的电子部件订单,并与泰国结构件中心实现“零部件-系统”无缝对接。

技术突破:推动卫星电子工业化与低成本化

洲际航天马来西亚基地的投产,打破了卫星高端电子长期依赖欧美供应商的局面。通过引入香港总部研发的“星链级”集成电路设计,基地生产的星载计算机体积缩小60%,功耗降低35%,成本仅为国际同类产品的30%。此外,基地创新采用“航天-消费电子跨界技术迁移”策略,将马来西亚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封装技术应用于卫星部件,使电子系统抗振动性能提升3倍。

“卫星电子的可靠性与成本控制,直接决定星座计划的成败。”洲际航天创始人、行政总裁文壹川在投产仪式上表示,“马来西亚基地的使命,是让每一颗卫星的‘大脑’更智能、‘心脏’更强劲。”据悉,基地已通过ISO 14644-1:2015 Class 8洁净室认证,并建立东南亚首个卫星电子在轨数据反馈中心,通过实时监测已发射卫星的电子系统状态,持续优化产品设计。

区域联动:构建“大马制造,服务全球”新格局

马来西亚基地的定位不仅是制造中心,更是洲际航天辐射亚太、中东市场的供应链枢纽。借助槟城港的物流优势,电子模块可在一周内送达西班牙总装中心或中东发射场。与此同时,洲际航天与马来西*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开发基于卫星物联网的棕榈油种植监测系统,将航天技术深度融入当地支柱产业。

未来,洲际航天计划在马来西亚设立“东南亚卫星电子创新联盟”,联合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印尼航天研究院等机构,推动区域卫星电子标准统一化。这一布局不仅强化了洲际航天在全球卫星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也为中国航天技术输出提供了“本土化创新”的实践样本。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