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头条推荐 > 正文
认识他们,认识南京

距离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开幕只剩下3天时间。

赛事的最大魅力,一定是通过赛场上的主角来呈现。每一个鲜活的运动员,共同构成了一场体育盛宴。

不妨来重新认识这些即将绽放于南京魔方的选手们,从他们的故事里,也许能找到一点关于城市生长的答案。

到底在坚持什么?

从北京奥运会上的崭露头角,到伦敦奥运会上的咫尺之遥;从里约奥运会上的折戟沉沙,到东京奥运上的荣耀问鼎,再到巴黎奥运会上的巅峰不复……人生路上的酸甜苦辣,巩立姣早已品尝了个遍。

但她依旧没有停下脚步,以36岁年龄和五届奥运元老的身份,成为出征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的中国军团中,资历最深的老将。

五届奥运会,从第一到第五拿了个遍。如果将巩立姣的职业生涯比作一场艰苦创业,早已功成名就的她,依旧在坚持的理由是什么?很多人并不理解。年龄的增长和一身的伤病,让“坚持”这件事要付出数倍于过去的代价。

但是巩立姣并不畏惧。“我是那种让自己要练到筋疲力尽的人,直到练不动的那天才会退役。”这位大块头女孩身上,有着一种质朴的真诚,她的字典里没有急流勇退,也没有设想过梦幻结局,只有梦想的力量在一路支撑。

4年前在东京,当巩立姣以20米58的个人最佳成绩终于登上了最高领奖台,她泪流满面地说,“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现在,36岁的她依旧说,“投出21米,这是我的终极梦想,永远都不会变。”

体育人心中往往有股执念。也许,“21”这个数字,就是巩立姣心中的执念。哪怕越来越难,也要死磕到底。也许在她的执念里,坚持这件事本身,就是最酷的答案。

0.06秒和1厘米

漫长的人生路上,这是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数值。但在田径赛场的刻度里,那可能是大过于天的存在。

有人说,自刘翔退役后,中国所有的跨栏人都在接力追赶他曾经的影子。现在,接力棒落在一位21岁的小伙子手上。

上个月,在南京魔方举行的全国室内田径大奖赛(第4站)男子60米栏决赛中,2003年12月出生的江苏小将刘俊茜,以7秒47的个人最好成绩强势夺冠。这个成绩,只比刘翔的60米栏最好成绩差了0.06秒。

21岁那年,刘翔如闪电般冲过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的终点线,喊出了振聋发聩的那一句,“谁说黄种人不能进前八?我是奥运会冠军。”如今,同样21岁的刘俊茜,正沿着自己偶像走过的路,去追上这百分之六秒的距离。

同样在上个月,当今男子撑竿跳高第一人蒙多-杜普兰蒂斯,以6米27的成绩打破了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这名25岁的跳高天才,职业生涯已11次打破世界纪录。有意思的是,自2020年2月以6米16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以来,5年来,杜普兰蒂斯11次刷新世界纪录,每次刚好突破1厘米。

天空是不是他的极限,我们不清楚。唯独可以确定的是,“挑战自己”这件事从来没有极限。所以杜普兰蒂斯一次又一次,以“再高1厘米”的方式去完成人生路上的翻山越岭。

“这是历史性的时刻,我的朋友。”

赛场上,有比拿一块金牌更好的事吗?有,两人一起拿。

东京奥运会男子跳高赛场,在同时跳过了2米37的高度后,卡塔尔名将巴尔希姆和意大利名将坦贝里尝试2米39的高度均失败了。随后,裁判员准备让他们通过加赛来决定冠军归属。

巴尔希姆突然开口:“我们可以共享金牌吗?”裁判愣了一下说道:“这是可能的,取决于你们。”于是,巴尔希姆与坦贝里眼神对视了一秒后开口说:“这是历史性时刻,我的朋友。”坦贝里起身,与巴尔希姆狠狠击掌、紧紧相拥。站在最高领奖台上,巴尔希姆和坦贝里,互相为对方挂上了金牌。

“因为我知道他值得,他也知道我值得。”这是巴尔希姆和坦贝里之间的心心相惜。2016年坦贝里在比赛中扭断脚踝,这是几乎埋葬职业生涯的严重伤病。在养伤的过程中,坦贝里与巴尔希姆从对手成为了好兄弟,巴尔希姆帮助他走出阴霾找回自信。

有人说,这是奥运历史上最美的一幕。当我们诉说着奥林匹克精神内涵,我们总是记住了拼搏记住了竞争,却往往忽略了另外的词——团结与分享。

“同胞相信我们的国家是有希望的。”

布基纳法索,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不强的西非国家,2023年人均GDP874美元,也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本次参赛名录里,印着一个来自布基纳法索的名字,还是该项目的夺冠热门。

32岁的三级跳远名将雨果-法布里斯-赞戈,在东京奥运会上拿到该项目铜牌,成为第一位获得奥运奖牌的布基纳法索运动员。赞戈的成功,甚至改变整个国家对体育的态度。

赞戈说,“2016年我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很多人说布基纳法索不可能在体育领域有所表现,拿到一枚奥运奖牌根本就是奢望。而当我分享自己赢得的奖牌时,同胞们开始相信我们国家是有希望的。”

东京奥运会之后,赞戈又在202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和2024年世界室内锦标赛上接连斩落三级跳远项目金牌。赞戈说,“成败从来不取决于你来自哪里,而是有没有付诸足够的努力。”

那个画面,有没有让你想到了1984年的许海峰,想到80年代五连冠的中国女排?那也是我们曾走过的路。

体育是能激励人心、凝聚人心的。时至今日,如果追问体育的意义,在“快乐”“健康”“松弛”之外,我依旧坚定地相信为了祖国、为了信仰的力量。

体育之所以成为全世界的共通语言,除了那些血脉贲张或是震撼人心的时刻,更因为其背后深刻的人文内涵。有太多的人,从他们钟爱的运动员身上找到了价值追求,甚至找到了前行的力量。而城市生长的内核,与竞技体育的内核一样——无数种力量的叠加,唤醒着一座城市的共鸣。

如果用一座城市的发展路径来理解这几段故事,故事应该如何重新描绘?

一座城市永远要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唯有永不停歇的探索,才能永葆那股宝贵的冲劲。去一丝不苟地面对每个当下,去紧紧抓住每一次机遇,做好每件难而正确的事。

城市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为去打败谁。城市发展的成果,也不应被用来贬低谁。各美其美,才能美美与共。在不断的协作与分享中,去实现更有意义的目标——不负每一份嘱托和期盼,让城市成为点燃希望的地方,让城市成为每一份子心中共同的骄傲。

成长的路上注定布满荆棘,但最重要的是,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不妨让我们一起,共同为南京注入多一份相信。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