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首页 > 正文
10项暖心措施!苏北运河船民“幸福包”来了

交汇点讯 3月20日,苏北运河高效服务船民“一件事”若干工作措施新闻通气会在徐州召开。现场,发布《苏北运河高效服务船民“一件事”若干工作措施》。

苏北运河南起扬州长江六圩口,北至徐州蔺家坝,全长404公里,是京杭运河可通航河段中航道等级最高、渠化条件最好、船闸设施最为完善的综合性人工航道。作为国家水运主通道,苏北运河年货运量连续11年稳定在3亿吨以上,承担了全省内河超50%的矿建材运输和近1/3的煤炭运输,是名副其实的“水上高速”。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高效办成一件事”部署要求,苏北航务管理处聚焦船民群体需求,制定《苏北运河高效服务船民“一件事”若干工作措施》。

《工作措施》共分10项:

一是船民过闸更快捷。推进船闸智能高效运行,实现船舶不停船核验、自动登记和智慧调度。优化过闸流程、手续,业务处理全部通过船讯通APP,网上轻松完成信息获取和事项申办,享受高效便捷的过闸体验。

二是健康护航送关爱。与沿线四市的红十字会及相关医疗机构携手,开展“博爱健康护航,共助水运江苏”活动,组织医疗团队上船头提供诊疗、健康检查等服务,普及健康知识,提高船民群体的健康水平。

三是过闸时间早知道。推出“船舶过闸时刻表”“绿波通行”等服务,提高水运的时效性。结合船闸日运行方案和闸次计划,精准测算船舶预计过闸时间,通过船讯通APP等多种渠道及时准确的发布,帮助企业统筹安排生产调度,稳定原材料、产成品供应,帮助船民合理规划运输计划,提高船舶营运效率。

四是智能导航助航行。优化船舶手机助导航系统,为船舶提供伴随式助导航服务。在航行过程中实时推送水位、待闸、调控计划等运行信息,提供桥梁、叉河口、行洪航段、管制区域等安全警示信息,以及水上服务区、岸电、加水、污染物接收设施分布信息。

五是信用管理享便利。科学设计信用应用场景,拓展延伸服务范围,加大跨流域、跨行业的信用合作力度。根据船舶信用等级提供分级分类服务,高信用船舶可减少等待时间,享受优先过闸等便利。通过发挥信用的正面导向作用,推动船舶管理从行为层面向信用层面转化,营造“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良好氛围。

六是生产生活更顺畅。优化锚地与服务区便民服务设施布局,建成施桥船闸下游服务区、淮安船闸上游锚地、施桥船闸上游锚地、邵伯下游服务区、高邮城南锚地、界首水上服务区及淮安船闸下游锚地等七处锚地与服务区,有效缓解苏北运河繁忙航段的船舶停靠压力的同时,为船民提供加水、岸电接入等便利服务,实现船民生产生活需求的一站式解决。

七是水污染治理常态化。构建以港口码头为核心接收点、船闸锚地服务区等公共接收点为支撑的全方位接收网络。进一步完善苏北运河公共接收设施的布局与优化,强化其基础保障功能,同时加大对船舶水污染行为的执法监管与信用管理力度,促进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船舶水污染治理新生态,推动船港城环境治理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八是法律服务护权益。创新水上交通执法流域化监管模式,打造“一体化”服务窗口,实现办事申请的便捷提交与办理结果的快速获取。推行说理式和柔性执法,减轻船民负担。推进与地方交通综合执法、司法、公安等部门的法律服务资源共享与合作,共同打造苏北运河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九是助企物流降成本。启动“大运助企”专项行动,携手沿线城市、港口码头及航运企业,共同构建联动合作机制。推动港口、物流、产业集散地等关键信息的有机整合,定期发布航道通航、船闸运行、主要货物流向等情况,促进信息的沟通、共享与互通,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共同开创大运河水运行业的共赢未来。

十是救援应急强保障。与地方交通综合执法、蓝天救援队等开展合作,建立区域联动应急救援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优化应急物资现场配置,在关键区域设置救生设备等,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为船民提供有效援助。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田墨池

责编:王建朋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