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非遗传承 > 正文
非遗,很古朴也很时尚

贵州侗寨里,代代传唱的侗族大歌通过短视频平台收获百万点赞;特色浓郁的蜡染纹样跃上时装周,非遗技艺焕发时尚魅力……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等非遗传承的创新实践,生动诠释着“很古朴也很时尚”的文化密码——在保护传承中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文化遗产便能跨越时空界限,在现代语境中找到新的生长点。

古朴,意味着传承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追求,保护传承就是留住文脉的“根”与“魂”。吊脚楼依山傍水、随形就势,体现古人对自然的敬重与顺应;侗族鼓楼榫卯咬合、严丝合缝,凝聚着古代建筑的营造智慧。坚守根基、深挖富矿,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传承弘扬。

时尚,诠释出现代表达。“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时代潮流中活力涌动,就在于不断探寻时尚化、年轻化表达。近年来,数字技术催生出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非遗文物从博物馆走进“云端”数字展,侗族大歌从田间地头唱进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不断“破圈”,收获年轻人青睐。

站在文明传承的维度回望,古朴与时尚本是一体两面,相互赋能。以时代活力激发传统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既沉淀过往的智慧结晶,又为未来提供新鲜养分,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新的光彩。

责编:王琼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