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每一家制造业企业的厂房,都会有自己的“温度”。在遥远的太空,遥感卫星通过实时捕捉地面厂房的温度变化,可以勾勒出A股3000多家制造业企业及其旗下子公司、关联公司,合计约60000多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这是南京一家另类数据公司开发的热辐射数据产品应用场景之一。
什么是另类数据公司?为何这家另类数据公司会引来行业内外的关注?记者进行了探访调查。
另类数据典型代表
在南京建邺区奥体大街的一幢普通写字楼里,尔特数科年轻的工作人员,正在会议室里向新到的来访者们介绍公司的另类数据产品。这已是当天该公司接待的第三批“客人”。
会议室一侧的书架上,摆满了尔特数科成立以来获得的荣誉,墙上还悬挂着公司在数据算法、分析系统等领域的专利、转件著作权等十余项证书。其中,最近获得的一个“奖状”,是去年年底广州数据交易所为其颁发的“2024优秀数据产品”,以表彰该公司“尔特孔明-公司热辐射数据产品”这一数据研发成果。
也正是这只产品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让另类数据这个词走进了国内大众的视野。
记者获悉,传统数据来源主要是公开披露,如交易所发布的公告信息和金融数据等,但这类数据存在反应速度慢、批量处理难等缺点。与之相对的是,近年来另类数据开始兴起,主要指来源于卫星图像、移动设备、应用程序等的数据,该类数据因实时或接近实时获取和传输,具备精准、高效辅助决策的特性。当前,在国外市场上,另类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而国内仍然属于起步阶段。其中,卫星遥感热辐射数据是另类数据领域的典型代表。
“卫星遥感热辐射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物,但以往这类数据分辨率和时效性都比较低,只能大致反馈某一区域例如某地级市人们生产经营行为的活跃度。而我们把这个数据做到了‘公司级’,这样它的应用场景就一下子打开了!”尔特数科CMO陈然介绍。
她补充,“工厂生产会产生热量,在地面上的感知可能比较抽象,但是通过太空中的热成像卫星便可以一览无余,相当于在太空上装了一只热辐射‘透视眼’。这些数据可以反应企业开工率、产能等关键信息,用于判断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竞争状况。”

制造业集团企业试水使用
去年,江苏一家大型制造业集团企业开始试水使用遥感卫星“透视眼”提供的数据。
据了解,该集团企业一方面通过数据,实时监测旗下所有工厂的开工率和产能信息,从而统筹集团生产状况,及时发现生产虚报、设备闲置等问题,辅助内部审计。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热辐射数据,了解合作伙伴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中断或产能不足等问题,从而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所以热辐射指标通常很难被人为操纵或者造假。“因此可以客观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陈然说。
目前,作为国内另类数据公司的代表,尔特数科开发的“尔特孔明”的热辐射数据可达到日度级别的高频更新,与此同时历史数据甚至可以回溯20年。
除了大型制造业集团企业,去年以来国内金融机构也成为另类数据的主要使用方。
为了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尔特数科搭建了一套覆盖中国A股制造业3000多家上市公司及旗下子公司、关联公司,合计60000多家企业的信息数据库,并点对点匹配至海内外优质卫星数据源,生产有价值的数据产品。
监管机构、资本市场各主要参与方可以通过这一数据,做出相关的政策和投资决策,商业银行等信贷机构也可以利用数据评估企业的运营风险、业绩预期和偿还能力,从而做出更高质量的信贷工作。
“打个比方,一上市制造业公司公告称自己产能拉满、业绩飙升,但是监管机构、投资者不可能每天到工厂监测其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这时候,卫星遥感数据就可以通过不同时间点的热辐射、碳排放、运输车流量等维度进行集成分析,判断信息的真实性。”陈然解释,这将大大降低集团企业自身、资本市场中的突发“黑天鹅”事件。
探索国内特色需求应用场景
随着国内对另类数据的逐渐认可,各类遥感卫星数据还被尝试应用在国际贸易中。
近年来,在江苏,企业“出海”成为常态。另一家制造业企业,开始通过遥感卫星数据,对自身需要的原油、矿产、农业产品等关键原材料的生产、运输、库存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测,实时掌握原材料的供应动态、价格波动趋势,精准预判原材料成本变化,提前制定合理的采购策略,并通过产业链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进一步优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计划。
正是关注到国内使用另类数据的特色需求,尔特数科开始计划从“全国一张图”,扩展至“全球一张图”。
“我们正在探索打造另类数据乃至多模态数据的智能搜索引擎,未来可能用户只需在全球范围内框定坐标并设定数据处理时间段,系统便能自动完成从图像采集、处理运算到数据展示的智能云端流程。这可能成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最关键的助力之一。”尔特数科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林一平说。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外大量机构正在试图通过收集卫星遥感数据、航班数据、手机定位数据、气象数据等另类数据,结合深度学习等数据处理技术,将过去无法获取或者使用的数据转化为准确、高效的商业情报和政策要点,以尔特数科为代表的国内另类数据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走在前沿,持续为国内制造业发展赋能?
林一平表示,目前研发团队正采用Yolov8、Xgboost等机器学习算法,不断在卫星遥感图像分类和运算的速度上实现突破,在卫星数据应用价值上深度挖掘。未来计划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在业务中的应用场景。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廖理认为,另类数据与传统数据相互补充,将共同组成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其行业本身也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胡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