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扫码下载

扫码关注

新华报业网  > 资讯 > 正文
压力时代,如何用科学方法找回你的“睡眠主权”?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让“压力”成为许多人绕不开的关键词。职场竞争、家庭责任、社会期待……这些压力如同隐形的枷锁,不仅影响白天的精力,更让夜晚的入睡成为一场“持久战”。失眠、多梦、易醒等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3的人存在睡眠障碍,而压力是导致这些问题的首要诱因。那么,如何在压力爆表的当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安睡密码”?

压力与睡眠如同一场双向“拉锯战”

压力与睡眠的关系如同“恶性循环”:压力过大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而睡眠不足又会加剧焦虑、降低抗压能力。当人处于高压状态时,身体会分泌皮质醇等应激激素,这类激素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延缓入睡时间。同时,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会持续活跃,导致思绪反复,难以平静。

科学应对压力,从调整睡眠习惯开始

要想拥有好的睡眠,不妨从调整睡眠习惯入手。首先,设定“睡眠仪式”。一个简单的睡前仪式,如泡一杯温牛奶、冥想、阅读纸质书、听轻音乐、深呼吸或热水泡脚,都能给大脑发送即将进入休息状态的信号,有助于放松身心,更快地进入深度睡眠。研究显示,规律的睡前仪式能缩短入睡时间约20%。

其次,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温度在18-22℃,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减少噪音干扰。床垫和枕头的选择需贴合身体曲线,避免因不适导致夜间频繁翻身。

第三,白天适度运动。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但需注意运动时间。建议在睡前3小时完成锻炼,避免因肾上腺素升高影响入睡。

第四,限制晚间屏幕时间。蓝光是影响褪黑激素分泌的元凶,而褪黑激素正是调节睡眠的关键激素。因此,睡前一小时内尽量减少手机、电脑、电视等屏幕的使用,可以阅读纸质书籍或听轻音乐来放松心情,为入眠做好准备。

安全用药,综合干预

对于长期受失眠困扰的人群,在调整生活方式后仍无法改善的情况下,可寻求专业医生指导。近日,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沪举办。在精神&神经分论坛上,众多精神类疾病领域中西医专家,讨论和交流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其中北京回龙观医院闫少校教授表示:“改善睡眠,‘静神’是关键。”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益肾养心安神片,具有益肾健脑、养心安神的功效。

北京回龙观医院闫少校教授在会上作报告

闫教授指出,基础研究发现,益肾养心安神片可保护脑神经元功能和结构,改善机体应激状态,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同时可增强记忆、抗疲劳,能系统改善睡眠,调控睡眠-觉醒周期。临床研究证实,该药治疗失眠临床总有效率为88.3%,不仅可明显改善入睡困难、睡而易醒、早醒、睡眠时间短等夜间睡眠症状,而且可改善日间功能障碍,改善神疲、乏力、健忘、头晕、心悸、腰膝酸软等躯体症状,并且安全性良好,对于失眠可以发挥综合干预的优势。

学会科学应对压力,或许是解锁安睡的“真正密码”。例如,每天抽出10分钟进行深呼吸或拉伸,降低即时压力水平;明确工作与休息的分界线,避免睡前处理工作消息;偶尔失眠无需焦虑,过度关注会加重心理负担。通过科学调整,让睡眠像花开一样自然。

责编:周正玮
版权和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凡来源为"交汇点、新华日报及其子报"或电头为"新华报业网"的稿件,均为新华报业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报业网",并保留"新华报业网"的电头。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华报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专题
视频

扫码下载

交汇点新闻APP

Android版

iPhone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分享到QQ
手机QQ扫描二维码,点击右上角 ··· 按钮分享到QQ好友或QQ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