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 3月21日,数据标注孵化基地在南京市玄武区江苏国际数据港正式启动运营。这一运营成为江苏国际数据港围绕江苏数据产业园建设,打造江苏数据产业集聚区,助推这一新兴数据产业发展的又一布局,将助力玄武区培育孵化一批AI数据服务企业,为玄武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增添新动能。

数据标注孵化基地正式启动运营
数据标注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基础支撑,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数据标注是指对图像、语音、文本、视频等数据进行精准标记,为机器提供“可学习”的数据样本,帮助AI系统在复杂环境中更好地识别、理解和决策。
3月份,国家数据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七个数据标注基地的数据标注规模再创新高,总规模达到17282TB,相当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总量的6倍左右。按照《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7年,数据标注产业专业化、智能化及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规模大幅跃升,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
江苏国际数据港与江苏跨境数科、科大讯飞、学府集团南京易杰智信息科技、玄武大模型工厂、江苏联著实业以及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开放大学等企业、高校携手共建,打造“三个一”生态——即培育孵化一批AI数据服务企业,建设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AI数据集,培养一批高质量AI产业人才,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数据标注产业的创新发展。

江苏省国际数据港提供数字基础设施、技术创新,打造完整产业生态
江苏国际数据港作为江苏省“数据要素+大模型”产业的核心载体,在数据安全、数字基建、技术创新、产业生态等领域具有较好基础,具备发展数据标注产业的显著优势。
数据安全是开展数据标注工作的基础。江苏国际数据港基于云计算、量子加密等技术,为企业提供数据安全合规咨询、数据分级分类安全等服务,覆盖跨国公司双向数据跨境、国内企业境外数据回传、科研数据跨境等多种业务。
完善的数字基建是建设数据标注基地的重要支撑。目前,江苏国际港已经投入使用跨境专线网关设备,帮助企业解决跨境访问中的网络问题。同时,计划建设包含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在内的云服务平台,以及高速、可靠、可扩展的存储系统和多元泛在、智能敏捷、绿色低碳的算力服务。
技术创新是数据标注基地发展的核心动力,玄武区数据标注领域创新实践初见成效。目前,江苏国际港已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数据标注技术与人工智能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预计在未来3年内,江苏国际数据港将组建10个联合实验室,达成20项产学研合作,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完善的产业生态建设对数据标注行业发展同样重要。江苏国际港积极引导行业AI大模型、数据加工、数据储存、数据脱敏、数据安全等数据产业服务商集聚。通过实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以生态共建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江苏国际港积极推动数据要素交易市场建设,促进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交易。
此外,江苏国际数据港积极开展专业培训,与高校合作开设相关课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数据标注专业人才。还通过举办技能竞赛等方式,吸引和选拔优秀人才,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对数据来源模糊、隐私泄露、敏感信息不当处理等行业“痛点”,江苏国际港建立健全数据合规体系,加强对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搭建“国际数据流通一体化安全治理平台”,涵盖跨境数据合规性检测、跨境数据安全审核等多个子系统,确保数据在标注和流通过程中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新华日报·财经记者 何玥颐